三场考试,头场考四书文,二场考论,三场考策。
赵尔忱每场皆笔不停挥,连隔壁童生偷偷递来的求助纸条都未曾理会,连县试都考不过,你还是早点回家吧哥们,别在这浪费时间了。
得亏县试管得不算严,那哥们整场下来都没被抓到。当然,也没人“帮助”他。
待到最后一场交卷时,监考官收卷路过她的号房,扫了眼卷上字迹,忍不住赞了句:“这字风骨不俗,是个读书的料子。”
“那是当然。”赵尔忱顺嘴接话,这可是宋时沂教出来的一手好字,她也觉得自己的字写得真好。
监考官还被她噎了一下,心想这人怎么一点也不谦虚,待回到前头和周县丞嘀咕了此事,然后才知道那是永安侯,和清和长公主成婚的那个侯爷。
怪不得呢,少年侯爷,又有文采,还尚了公主,换了他他也谦虚不起来。
最后一场考完时,看着西斜的日头,赵尔忱任春风拂过额前碎发,先前紧绷的脊背终于放松下来,心情愉悦的上了自家的马车。
五日后,县试出了成绩,赵尔忱高中案首。
赵尔忱亲自去看了榜,然后兴冲冲的回家,冲进自己屋,谢迟望坐在她书案后,明知故问道:“考得怎么样?”
赵尔忱清了清嗓子,故作谦虚道:“考得还行。”
谢迟望点头,“那就是考得非常好了,是不是案首?”
赵尔忱终于绷不住脸上的笑容,扑过去抱住谢迟望,“确实是案首,不过我高兴不是我考得好,是我真的登榜了,阿迟,这是我踏入科举的第一步。”
谢迟望接住她,提醒道:“过了院试才是进入科举的第一步,你这才县试,还远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