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蛰伏待机

齿轮闲不住,帮着医疗机器人打下手,顺便偷偷研究诺亚的工程学和武器系统,美其名曰“熟悉环境,以备不时之需”。

莉兰是唯一真正感到些许安宁的人,安全的环境和充足的食物让她脸上渐渐有了血色,她开始尝试学习诺亚的语言和文字,眼神中重新燃起对未来的微弱期待。

然而,平静的表面下,暗流从未停止。

这天,埃兰带来一个消息:议会经过激烈辩论,最终通过了一项关于“星裔”和“容器”的长期监护与研究方案。

方案规定:出于安全考虑和资源优化,“星裔”将被转移至看护等级最高的“生命摇篮”设施,由议会直属团队负责其成长引导和能量监测。“容器”则继续留在医疗中心深层隔离区,由埃兰牵头组成研究小组,进行极低强度的非侵入式观测,严禁任何形式的能量激活或共鸣尝试。

“他们还是害怕。”埃兰叹了口气,“尤其是赛拉议员为首的保守派,坚持认为‘容器’是不可控的威胁。这个方案已经是改革派努力争取后的结果了,至少保证了废料不会被立刻深度冻结。”

“生命摇篮?”陈时皱眉,“那是什么地方?”

“诺亚最安全也最封闭的地方之一,专门用于培育重要生物样本或进行极度危险的生物实验。守卫森严,独立供能,甚至有自己的生态循环系统。”埃兰解释道,“将‘初啼’送去那里,某种意义上也是保护它不受外部干扰,但……我们也很难再接触到它。”

这意味着他们刚刚形成的、以“初啼”和废料为核心的脆弱联系,将被物理切断。

“没有别的办法了吗?”沈余问。

埃兰摇头:“议会决议已下,无法更改。转移就在明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气氛变得沉重。他们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伙伴和潜在的信息源。

就在这时,陈时那台一直保持沉默的、破损的私人终端,突然极其微弱地闪烁了一下一个早已被遗忘的特殊信号标识——那是他早年作为大数据分析师时,自己编写的一个用于捕捉特定数据幽灵(异常数据流)的后门程序提示!

几乎同时,埃兰的官方终端也收到了一条来自空间站外部传感器网络的常规报告:“检测到微弱的、无法识别的数据流碎片掠过外围监控网络,已自动清除。疑似战后空间扰动残留。”

诺亚的系统将其归类为垃圾信息。

但陈时心脏猛地一跳!那个数据幽灵的特征……他曾经在“摇篮”系统的底层日志中见过类似的!是吴明惯用的某种隐蔽通讯手法的残留痕迹!

他还活着!而且就在诺亚附近?!他在试图向外发送信息?还是接收?

“怎么了?”埃兰注意到陈时的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