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瓣落在沈砚的吉他包上时,他正站在青木门的望月桥边等电话。桥栏上的青苔沾着晨露,映得远处界脉通道的方向泛着淡蓝微光——那是青芜的“界脉平衡符”在起作用,自三日前贴上裂缝,双界的声能波纹就没再乱过,连山风里的调子都平稳了许多。
手机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出“林夏”的名字。沈砚接起时,听见那边传来键盘敲击声和仪器的嗡鸣,背景里还有人喊“超导线圈降温好了”,是他再熟悉不过的实验室动静。
“沈砚?你那边信号还行吗?”林夏的声音带着笑,“协议我按你说的改好了,‘脉脂提取量按季度调整’这条加进去了,实验室这边没意见。就是王教授催了三次,问什么时候能拿脉脂样品去做能源转化率测试。”
沈砚低头踢了踢桥边的小石子,石子滚进溪水里,溅起的水花惊飞了两只停在水草上的蜻蜓。“样品我让青岚准备了,密封在玉瓶里,避开强光就行。”他顿了顿,看向身后青木门的飞檐,“不过得你们派人来取,脉脂离了界脉周围的气脉,超过六个时辰会失活,像没调弦的吉他,声能就散了。”
“明白,我让老张跑一趟,他开车稳。”林夏那边传来翻纸的声音,“对了,超导材料的参数表我发你微信了,你给青木门的人看看,建声能站需要的线圈规格,他们要是有特殊要求,随时跟实验室说,我们能微调。”
挂了电话,沈砚点开微信,林夏发来的参数表很长,满屏都是电阻值、临界温度的数字,他看得有些头大,正想转发给青岚,身后传来脚步声。
“在看什么?”青岚走过来,手里提着个木盒,盒盖缝隙里透出淡金色的光——是装脉脂的玉瓶。他凑过来看沈砚的手机屏幕,眉头皱了皱,“这些数字……是建声能站要用的?”
“嗯,超导材料的参数。”沈砚把手机递给他,“实验室说这材料能减少声能损耗,就像吉他的共鸣箱,能让声能站发出的‘调子’传得更远。”他接过木盒,指尖碰到盒盖,温温的,“脉脂都装好了?”
“装了三瓶,都是昨晚从界脉裂缝附近刮的,最纯的那种。”青岚指了指木盒,“我试过了,玉瓶里垫了‘锁声符’,能多撑两个时辰,老张要是路上耽误点,应该也没事。”他顿了顿,看向沈砚,“真要跟他们签协议?把脉脂给出去,会不会……”
沈砚知道他担心什么。脉脂是界脉气脉凝结的精华,青木门守了三百年,从没给过外人。但半个月前实验室传来消息,说脉脂能改良传统能源,让燃煤电厂的污染物减少七成,沈砚就动了心——他见过山下小镇冬天烧煤时的烟,呛得人睁不开眼,吉他弦上都落灰。
“不会有事。”沈砚把木盒放进背包,“协议里写了,脉脂只用来改良能源,不用来做别的。而且他们给的超导材料,能让声能站稳定运行,到时候青木门周围的气脉更顺,连桃花都会开得更艳。”他笑了笑,“就像你弹吉他,我给你递拨片,互相帮衬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