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去澳门

汉江北岸,镶红旗的甲喇带领着增援而来的满汉骑兵,看着空空如也的江岸,发出了野兽般的咆哮:“追!给我追!扒了这群贼人的皮!”

八百匹蒙古军马的嘶鸣声在葫芦口的峭壁间回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动力量,也带来了巨大的危机。

满汉清军的追兵如同跗骨之蛆,紧咬着石午阳队伍的尾巴,一路追到了神农架原始森林的外围。

面对眼前遮天蔽日的参天古木、纠缠盘绕的百年藤蔓、深不见底的峡谷沟壑,以及传说中出没的“野人”和未知的瘴气,纵使骄横的八旗兵也感到了深深的无力。

他们在森林边缘逡巡数日,派出的几支小股斥候进去后便如同石沉大海,再无声息。

最终,那位镶红旗甲喇只能对着莽莽林海发出不甘的怒吼,悻悻引兵退去。

然而,这次成功的夺马行动,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

“野人谷”和“大明护国军”的名字,第一次清晰地进入了身在南京的满清平南大将军多罗贝勒勒克德浑的案牍之上。

而勒克德浑正是那位南下解荆州之围的满清正红旗固山额真。

一份份加急奏报飞向北京清廷:“鄂西深山有巨寇石午阳者,拥众数万,凶悍狡诈,擅袭官军,劫掠军马,据险而守,已成心腹之患!”

石午阳站在葫芦口的哨塔上,望着谷外绵延无尽的原始森林,嘴角泛起一丝冷峻的笑意。

“鞑子知道我们了?很好!”

他转向身后肃立的王德发、王老六等人,

“只要我们不走出去,凭此地利,鞑子就算来了十万大军,也只能在这林子外面干瞪眼!让他们啃树皮去!”

话虽如此,石午阳心中那份沉甸甸的忧虑并未散去。

这批军马解决了一部分机动问题,但部队的根本武器装备,依旧落后得令人揪心。

演武场上,新兵们挥舞着匠作营赶制出来的长矛和砍刀,虽然比之前的破烂货强了不少,但要是面对满清八旗军制式的精铁盾牌和锋利的马刀,依旧显得脆弱不堪。

尤其是缺乏远程压制和攻坚破甲的有效武器。

这天,石午阳再次巡视了匠作营的炼铁炉和简易的兵工作坊。

炉火熊熊,锤声叮当,工匠们汗流浃背,但打造出的兵器质量提升有限。

回到银矿洞后。

他一人沉默地穿过银矿洞壁上一道隐秘的坚固石门。

走下几道台阶后,下面就是地下河,沿着地下河铺好的石桥一直往下游走,河滩边有一处被石门封住的石洞,

这个石洞就是当年左良玉存放矿税的那处山洞。

洞内,整整齐齐地码放着近六万两白花花的银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