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的的洞庭湖平原,草木萧瑟,空气中一股湿冻的寒意。
石午阳率领着满载粮草、枪械和银两的车队,如同一条移动的钢铁巨蟒,在收获后略显空旷的原野上急速向北蠕动。
他们不敢有丝毫停歇,昼伏夜行,避开大道,绕过长沙府,终于在十二月上旬,踏入了湖南常德府的地界。
常德城垣巍峨,临着烟波浩渺的洞庭湖。
探马回报,南明兵部尚书、总督湖广军务的堵胤锡正驻扎于此。
听闻此讯,石午阳心中一动。
荆州惨败时,若非当时的忠贞营监军堵胤锡收容溃兵,刘魁和他104营的弟兄们恐怕早已埋骨他乡。
这份恩情,不可不报。
“刘魁,押上一半的粮车,随我入城!”石午阳命令道,
“其余人马,在城外二十里处扎营隐蔽,加强戒备!”
常德府城门守卫森严,查验了石午阳携带的长平公主特使印信,听闻是来拜见堵军门,并送来一批新粮,南明守军将领不敢怠慢,立刻放行,并派人飞马通传城内。
粮车车队碾过青石板街道,引来不少常德府百姓好奇观望。
粮车上覆盖的油布下,是沉甸甸的、散发着谷物清香的秋粮。
不多时,一名堵胤锡的亲兵将领前来引路,但并未将他们带到府衙或军营,而是引至城中一处临湖的、规模颇大的酒肆——望湖楼。
走到楼下,只见酒肆已被清场,
楼下的大堂里只有石午阳带来的押粮护卫在此歇息,而运粮车直接交接给了常德府守军。
押粮的护卫们自有堵胤锡的兵士送来酒菜招呼。
而楼上雅间入口处,则分立着两排顶盔掼甲、手按腰刀的亲兵,个个神情肃穆,目光锐利,气氛庄严。
“石将军,刘将军,请!军门已在楼上雅间恭候多时。”引路的亲兵将领恭敬地说道。
石午阳与刘魁对视一眼,留下随身的佩刀,在亲兵引领下登上木质楼梯。
推开楼上雅间的雕花木门,一股暖融融的酒菜香气扑面而来,驱散了冬日的寒意。
雅间内宽敞明亮,推开临湖的雕花木窗,洞庭湖的万顷碧波尽收眼底,水天一色,渔帆点点。
窗前主位上,端坐一人,
正是这年十月新登皇帝位的永历帝诏令为东阁大学士(宰相)、兵部尚书,封光化伯的堵胤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