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锋已动,一明一暗。一张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乃至深宫帝心、潜龙睿王共同编织的巨网,正带着冰冷的杀机,缓缓收紧,目标直指东宫那颗盘踞在权力之巅的毒瘤!
***
与此同时,永昌侯府,西跨院。
夜色深沉,寒风卷着残雪扑打着窗棂。屋内炭火微弱,只勉强驱散一丝寒意。云映雪并未安寝,她裹着一件半旧的棉袍,坐在书案前,案上摊开的不是账册,而是一本厚厚的、字迹娟秀的《佛前供奉录》。
这是她以核对“老夫人寿诞香油损耗”为由,从福寿堂管事婆子那里“借”来的。婆子见她如今掌着账房大权,连夫人都倒了,哪敢说半个不字?
灯火如豆,映照着云映雪专注的侧脸。她的指尖在泛黄的纸页上缓缓移动,一行行看似枯燥的记录在她眼中却如同跳动的密码:
**“腊月廿三,供上品沉水香三炷,计银五十两。”**(寻常上品沉水香,市价不过十两一炷。)
**“正月初九,供‘迦南’异香一炉,计银三百两。”**(“迦南”之名,闻所未闻。)
**“二月初二,佛前添置紫檀嵌玉念珠一串,计银八百两。”**(念珠价值几何?这玉,是何玉?)
**“另,奉崔府年礼:金佛一尊(重三十两),苏绣佛幡四幅,云锦十匹……”**(崔府?哪个崔府?年礼为何走佛堂供奉账?)
这些记录,混杂在正常的香烛、灯油、果品开销中,乍看并无不妥。但云映雪凭着过人的心算和从母亲遗留医书中习得的、对各类香料价值的敏锐,立刻抓住了其中巨大的价格虚高和名目蹊跷!
小主,
这哪里是供奉?分明是借佛堂之名,行洗钱输送之实!那些虚高的“香火钱”,那些来历不明的“异香”,那些价值不菲的“佛器”,都是流向老夫人背后那双黑手的通道!
更让她心头狂跳的是那“崔府年礼”!联想到谢砚之透露的“东宫太傅崔琰”,这“崔府”所指,呼之欲出!年礼为何不走公中,却经由佛堂供奉账?这隐秘的路径,正是老夫人与崔琰之间最直接的、避人耳目的联络通道!
线索!至关重要的联络线索!
云映雪强压下心头的激动,立刻提笔,将这些可疑的供奉记录,连同时间、物品、异常金额、以及“崔府年礼”的关键信息,一一誊录在一张素笺上。她的字迹清秀而有力,如同她此刻绷紧的神经。
但这还不够!供奉录是死的,她需要活的证据!需要老夫人日常如何接收指令、传递信息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