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赵王父子

一品悍臣 菲硕莫薯 1396 字 14天前

门口站着军伍,背弓腰刀,任何不认识的陌生人,出入都要盘查身份。

大量的旗官、校尉进进出出。

大帅府中是有官职的,这地方不是宫万钧用来睡觉的,而是用来统管整个南关的。

长史,出谋划策、政务协调。

司马,后勤调度、操练制定。

参军,战时规划、各营沟通。

以及大量的文吏,负责军令传达、文书起草等等。

以前的大帅府是一个很臃肿的机构,尤其是前朝的时候,好多朝廷派过来的文臣担任要职,有功劳就是某某官员,整事就是上面的相关领导,出事就是无关人员。

殄虏营一案后,朝廷派来了更多人,就连宫中也派了一些内侍太监进行某种程度上的监督。

宫万钧也是个狠人,直接将大帅府当闲散衙门了,战术制定、后勤管理、各种政务,统统在帅帐中解决,完全不鸟大帅府中任何非南军体系的官吏。

凡事有利必有弊,因为大帅府的弃用,朝廷无法对南军做到事无巨细的了解,难免缩减一些待遇,大帅府中的官员更是极尽刁难之事。

两相其害取其轻,宫万钧依旧固执己见,宁愿自己被穿小鞋,军伍苦点、累点,也不愿南军大事小事处处受朝廷制擎。

被穿小鞋,苦点累点,死不了人。

被大帅府的官员事事插手,乃至对战事都指手画脚,会死人。

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对的,没有了繁琐的程序与各种束缚,除了南军作战方式更加灵活外,同时最大程度杜绝了文臣冒功、克扣军饷等脏心烂肺的破事。

到了大虞朝新君登基,一封圣旨,除了军器监外,朝廷派过来的官员,什么户部的、礼部的、工部的,全部召回,宫万钧也成了实质意义上的南关第一人,大事小事都可做主。

没了朝廷的人马,大帅府也就回归了本身的职能与意义,宫万钧在南军之中挑选大量内政性人才担任要职。

如今的大帅府,与地方衙署无异,也有公堂。

唐云不认识这里的官吏,人们认识他,别说官吏了,就连守门的军士都认识。

因为唐云,这几日大帅府可谓是忙的不可开交,光是清点牛犇、赵菁承带回来的物资,就花费了整整半日一夜的时间,这里面有一个算一个,都恨不得裤衩子一脱原地给唐云生个八胞胎。

一路畅通无阻进了大帅府,来到金甲堂外。

其他班房就叫班房,这个班房那个班房,唯独议事的地方,叫金甲堂,前朝开国皇帝起的名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没等唐云找人询问赵王爷父子二人在哪里时,月亮门里传来了骂娘声,一边争吵一边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