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告诉他的时候,他低着头,眼泪吧嗒吧嗒的往下掉,哽咽着说不想走,阿婆叹气,也不逼他,只用长满了茧子的手揉了揉他的头发。
晚上躺在床上,景离哭湿了半边枕头,他年纪小但不代表对周遭的一切一无所知。阿婆好心,收养的孩子越来越多,政府的资助是有限的,阿婆年纪大了,收入也日渐变少,孤儿院里过的紧巴巴的。
景离亲眼见过阿婆为了给他们每天吃上鸡蛋,自己一日三餐都喝粥吃馒头。
说要收养他的那对夫妇,还会去其他孤儿院,如果他拒绝了,可能他们孤儿院不会有任何人被收养,阿婆的负担就会越来越重。
第二天顶着一双核桃眼的景离准备点头答应的时候,阿婆告诉他,那对夫妇改变主意,收养了年年。
年年是阿婆几个月前带回来的孩子,院里难得的比景离话还少的小朋友。
没有任何人知道那对夫妇为什么一夜之间就改变了主意,而且半天之内就把年年的东西打包好带走了。
年年走的匆忙,没有跟任何人告别。一直到几年后,景离帮阿婆拿药的时候,不小心看到阿婆的抽屉里放着一封信,而收信人就是他景离。
景离看完才知道,这封信是年年走之前写给他的。
当年他们住的是类似大通铺,一间房里可以放上很多张床,年年睡眠浅,半夜听到景离的哭声,知道他是不想走,才主动去找的阿婆和那对夫妇。
年年这么做是因为景离是第一个愿意和他说话的小朋友,但景离真的很惭愧,因为他对年年仅有的印象就是头发很长,时常阴郁的站在角落里看着他们玩的小孩。他只是习惯性的去照顾孤儿院的每个人,年年却把这份恩情记在了心上。
年年信的末尾,有一朵手画的小花花,还有他给孤儿院其他小朋友写的小卡,也都画了朵花在上面,仿佛这是他独特的标记。
原来叶永言就是当年的年年......
抬头看了眼时钟,已经是半夜十二点,打电话给叶永言好像有点过分。
但是好想知道他这些年过的好不好啊......
景离纠结了半天,点开了浏览器搜索框,输入叶永言身世,点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