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特地在开业前以自己的名义发了请帖,这样一来看在“安王”的面子上诸位大臣家也会意思意思来捧个场。
但他却低估了京中大臣间的攀比心和从众心,上位者喜欢什么,整个京城怕是都要模仿起来!
一时间,褚琰忙得脚不沾地,一面要买一个更大的作坊雇佣更多木匠陶瓷匠,一面又要把京城的镖局承包了让他们分好几条路去进货。
他还专门招了几位经验丰富的管事,让他们跟着货走,顺便路上遇见有手艺高超的木匠就想办法招到京城里来。
没办法,手艺普通的木匠不缺,但缺技术型人才啊。
陶乐坊的事传到宫里的时候,褚琰正好把第一批赚的银子扣掉材料和人工成本后分出三成给了皇后。
皇后前面听丽嫔讲起这事还觉得是夸大其词,现在却捧着一万两银子有些回不过神来。
满打满算,这开业也才十天,竟然就赚了万两银子,这岂不是才十天就把买铺面的成本给抵回来了,还远远有余?
“你……你是怎么做到的?”皇后不可思议地问。
“大多还是定金,有些人家大方,又信我,直接付了全款,才有这么多。”褚琰一脸疲色盖过了喜悦,显得镇定无比,“也就是刚开业才有这般利润,等以后各家各户都有了这些东西,便赚不了那么多了。”
说着,又给皇后仔细地讲了讲。
就拿高档积木来说,成本也不过十五两银子左右,褚琰转手便卖到了三十两。木制小鸟同样是十五两的成本,却卖到了五十两一只。最贵的马车和房屋模型分别是八十两银子和一百五十两银子一套。套娃倒是便宜,十两银子就可以买一个五套娃的。
院子里那些户外玩具,更是全套下来得要五六百两银子。这还只是普通的定价,若是想在玩具上纹些独特的花纹,就要加钱,有的人家为了先给自家做,甚至会多加一些钱。
有底蕴的世家花起银子来不眨眼,普通官员虽然没有那么多的银子,但京中几百个官员,各家随便定制个一两样,定金汇起来就足有一万之数。
更别提还有定制棋盘的,定做精致的陶瓷小摆件的,等不及定做棋盘于是开放营业的五天以来一直花钱在陶乐坊里打“花牌”的公子哥儿,以及来院子里玩的小孩。
在陶乐坊玩上一个时辰,便要付上二两银子呢!单是收租这一块,一天便有近两百银子的进账,就这样,还得提前预约好才进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