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王超的生活又多了一项固定内容——跑邮局。他变得像个真正的集邮爱好者,隔三差五就去邮局转转。
第二次去,他换了个窗口,买了五版普八工农兵邮票,又买了几套《世界文化名人》纪念邮票。售票员是个老师傅,看他买这么多,还好心提醒:“小伙子,集邮是雅趣,但也要量力而行啊。”
小主,
王超笑着点头:“谢谢师傅,心里有数。”
第三次去,他瞄准了刚发行不久的《列宁逝世三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口气买了二十套。这次的理由是“帮学校里几个老师带的”。
第四次,他不仅买了新发行的《工农兵图案普通邮票》(第九版)整版票十版,还特意问有没有之前发行的老纪特邮票。售票员从柜台底下翻出几套《世界工联亚洲澳洲工会会议纪念》、《国际保卫儿童会议纪念》等早期邮票,虽然有些旧了,但王超知道这些才是真正的潜力股,毫不犹豫地全部拿下。
他还特意去文具店买了几本厚厚的集邮册和大量的护邮袋。每天晚上,等家人都睡下后,他就在油灯下(后来换成了亮堂些的煤油灯),小心翼翼地将新收购的邮票按照种类、年份分门别类地放入护邮袋,再整齐地插入集邮册。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打理什么绝世珍宝。
李秀兰有次起夜,看见儿子房间还亮着灯,凑近一看,见他正对着一堆花花绿绿的小纸片较劲,忍不住问:“超儿,你这大半夜不睡觉,鼓捣这些邮票干啥?能当饭吃啊?”
王超头也不抬,含糊道:“妈,这是一种爱好,就跟有人爱看书有人爱听戏一样。这些邮票以后说不定能升值呢。”
“升值?”李秀兰听不懂这个词,只觉得儿子又在“不务正业”,但看他最近往家里拿钱拿东西一点没少,也就由他去了,只是嘀咕一句,“净乱花钱,几分钱也是钱啊……”
王超笑笑,也不解释。心想,妈,您现在心疼这几分几毛,等几十年后,您就知道您儿子现在是在挖金矿呢。
王红倒是挺支持弟弟这个“爱好”,她在书店工作,接触的文化气息多了,觉得集邮是个挺高雅的事情。偶尔王超买到图案特别漂亮的邮票,还会拿给她欣赏,姐弟俩能就着邮票上的图案聊上好一会儿。
通过老陈的关系,王超的邮票收购渠道也拓宽了。老陈虽然不明白这玩意儿有啥用,但既然小王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