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地窖里的霉米和旧账本

少年喘息如破风箱,喉咙里咯咯作响:“有……人……穿太子服……腰带镶金螭纹……说……奉旨接少主回府养病……”他眼皮剧烈颤抖,似在拼死回忆,“可……可我没见过那样的仪仗……他们没持符节……也不通名帖……是从后山竹径下来的……像是……鬼影……”

苏晚晴瞳孔骤缩。

太子府船队尚在三百里外江段,按行程最快明日午时才抵码头。

而这支“使者”,竟提前登岸,直扑谢云书居所?

更诡异的是——谢云书身份隐秘,连村中多数人都只当他是个病弱妇人,唯有极少数心腹知晓真相。

对方却精准点出“少主”二字,分明是冲着他而来!

冒牌使者,无符无诏,擅闯禁地,图谋劫持要犯。

这不是迎接,是围捕。

她猛地站起身,寒声道:“石敢当!封锁全村所有出入路径,尤其是后山竹径、河滩渡口、祠堂暗渠。任何人不得进出,违者视为奸细,就地拘押!”

“是!”石敢当抱拳领命,身影一闪便没入夜色。

“传信薛六叔,启动‘酱券二次兑付’。”苏晚晴咬牙下令,“明日一早,全城张贴告示:凡持我苏记酱坊旧券者,可凭半额现银兑取新品三倍量。限三日,过期作废。”

众人一惊。

这招狠辣至极——表面是促销惠民,实则是金融杀局。

那些潜伏在暗处、依赖沈家资金补给的奸细与细作,必因突发挤兑而暴露行踪。

若不紧急筹措银两应对,他们的后勤网将瞬间崩塌。

命令下达不过半盏茶工夫,整个杏花村已如铁桶合围。

当夜,苏晚晴独坐书房,烛火摇曳。

霉米、账本、名单、毒方……一一摊开于案上。

她以红线串联线索,如同织网猎兽。

指尖划过“蚀魂香”三字时,心头蓦然一颤——谢云书昨夜又梦魇了,喃喃念着“火海”“姐姐别走”,手臂被抓得血痕斑斑。

原来,敌人早已在他梦中种下毒根。

正凝思间,窗外忽有轻响,似瓦片微动。

她倏然抬头,掌心滑出一把柳叶小刀,悄然推门而出。

院中空无一人,唯石桌上多了一只粗陶破碗,边缘豁口,像是孩童玩耍遗落之物。

碗底压着一张折叠纸条。

她缓缓拾起,展开。

字迹歪斜稚嫩,却力透纸背:

“师父说他错了,不该炼那种香。解药方子在第三味加冰露草,别信东宫派来的‘御医’。”

落款无名,唯有一只衔针乌鸦简笔画,羽翼残缺,眼神锐利。

冯九渊一脉弟子的暗记。

她的呼吸微微一顿,指腹反复摩挲那行字——“冰露草”。

这个名字,她曾在《太素脉经》残卷中见过,又称“寒髓引”,生于极阴崖底,性如玄霜,专克炽毒烈蛊,尤能疏导郁结于识海之中的幻邪之气……

难道,这竟是破解“蚀魂香”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