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断弦的琴会自己唱歌

山阴岭的风,冷得像刀子,刮过苏晚晴的脸颊时带着枯叶碎屑的沙沙声。

她站在那扇斑驳脱漆的柴门前,手中紧握的竹简被晨露打湿了一角,墨迹微微晕开,却依旧清晰可见——那是谢云书用指尖在她掌心敲出的音符,一字未改,一拍不差。

院中老人背影佝偻,灰白长发散乱披垂,手中一团断弦缠得密密麻麻,仿佛攥着一段再也无法续上的命。

“曲错一拍,命丧黄泉。”他声音干涩如枯井回响,“你还敢拿这种儿戏来污我耳朵?”

苏晚晴没有退后,也没有争辩。

她只是缓缓转身,向身后的小蝶堂兄比了个手势。

孩子会意,默默蹲下,双耳贴地,双手轻轻搭在老旧琴架底部那根埋入土中的铜丝上。

他的身体微颤,像是接收到了某种隐秘的震频。

屋内,老琴师依旧不动,目光死死盯着手中断弦。

可就在下一瞬——

咚、咚、咚……三长两短。

细微却精准的心跳节律,顺着地脉传导而来,穿过陶管,沿着铜丝,最终震颤在他脚下那块共鸣石板之上。

那节奏起初低缓,继而渐强,如同战鼓初擂,沉稳有力,直击人心。

老人猛地一震,脊背僵直,瞳孔骤缩。

这节拍……他怎会不认得?

二十年前,谢家将军出征前夜,三更鼓响,正是以此节奏点将誓师。

那一夜,千军万马静默列阵,只凭鼓槌轻击盾牌边缘,传令无声而至。

那一拍,是军魂,是信诺,更是弦月卫代代相传的密语之基!

而现在,这段本该随血火湮灭的节奏,竟从地板之下幽幽传来,如亡灵低语,唤醒了他早已封存的记忆。

他颤抖着抬头,望向门外那个素衣女子。

她静静站着,眉目冷峻,眼神却如烈火燃烧。

“这不是儿戏。”苏晚晴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钉,“这是活着的人,在替死去的人说话。”

就在这时,墙头一道黑影轻巧落下,是个身着粗布裙衫的年轻女子,鬓角插着一支褪色银钗,手里捧着一本泛黄册子。

“师兄,我来了。”她嗓音清亮,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激动,“兰姑,回来了。”

老琴师浑身一颤:“兰姑?你……没死?”

兰姑师妹快步上前,将册子摊开于石桌——《礼部禁曲名录》,纸页泛脆,朱笔批注触目惊心。

“看这里。”她指尖落在一行小字上,声音陡然冰冷,“《盐滩耕歌》,标注为‘煽动民变之音,见谱即焚’。”

风卷起纸角,猎猎作响。

苏晚晴低头凝视那行字,唇角缓缓扬起一抹冷笑:“他们怕的不是曲子,是百姓开口唱歌。”

一句话,如利刃破雾。

老琴师怔住,眼底翻涌起久违的怒意与悲怆。

当年谢家遭构陷,弦月卫覆灭,乐官流散,乐谱尽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