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跨境追凶:餐馆地下室的服务器迷宫

张磊落网后的第三天,国际刑警传来消息:东南亚某国唐人街的“福满楼”餐馆已被当地警方严密监控,但老板“幽灵”(真实姓名林坤)十分狡猾,每天只在餐馆后厨停留半小时,其余时间踪迹不明。更棘手的是,当地法律对跨境数据取证限制严格,若不能在72小时内拿到服务器里的核心证据,林坤很可能销毁数据后逍遥法外。

重案六组的会议室里,气氛比抓捕张磊时更加凝重。郑一民指着投影幕上的餐馆平面图,眉头紧锁:“根据线报,服务器藏在餐馆地下室,有三道密码门,还有24小时监控。林坤是个技术高手,据说地下室的安保系统能自动识别警方设备,一旦发现异常就会启动自毁程序。”

季洁看着林坤的资料照片——四十多岁,梳着油亮的背头,左眼那颗痣在照片里格外显眼,嘴角总是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这人早年在国内做过程序员,后来因非法侵入银行系统被判过刑,出狱后就跑去了国外,没想到干起了信息贩卖的勾当。”

“他对国内的网络架构太熟悉了,这也是他能精准实施诈骗的原因。”李阳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跳动,屏幕上显示着福满楼的三维建模图,“我用身临其境功能系统模拟了地下室的结构,发现通风管道是唯一的盲区,但直径只有30厘米,成年人根本钻不进去。”

周志斌摸着下巴琢磨:“要不找当地警方帮忙?直接冲进去抢服务器?”

“不行。”佟林摇头,他刚从国际刑警那边协调完,“当地警方担心引发外交纠纷,只能配合监控,不能强行突入。而且林坤在地下室装了震动传感器,只要门被暴力破坏,数据就会自动格式化。”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李阳身上。

李阳深吸一口气,调出服务器的技术参数:“这是一款军用级别的加密服务器,常规破解需要至少72小时,但它有个致命漏洞——备用电源接口没有加密。如果能通过通风管道把微型解码器送进去,接入备用电源,我就能绕过主系统,直接读取硬盘数据。”

“微型解码器?我们哪有这东西?”王勇追问。

“我可以做一个。”李阳点开设计图,“用手机芯片改装,体积只有烟盒大小,能承受通风管道里的灰尘和湿度。但需要有人配合,在当地警方的掩护下,把解码器从通风口放进去。”

郑一民沉思片刻,拍板道:“李阳,你负责改装解码器;佟林,你跟国际刑警对接,协调当地的华人探员配合行动;季洁,整理所有受害者的证词,准备跨境诉讼材料;周志斌、王勇,你们留在国内,冻结林坤的所有关联账户,防止资金转移。”

接下来的24小时,李阳几乎没合眼。他拆了三个旧手机,把芯片重新焊接,又加装了微型天线和电池,反复测试解码器的稳定性。当那个巴掌大的黑色方块终于亮起绿灯时,他眼里布满血丝,却透着兴奋的光:“成了,传输速度能达到每秒10MB,足够提取核心数据了。”

此时,东南亚的福满楼外,夜色正浓。当地华人探员小陈伪装成送餐员,推着餐车来到餐馆后门。餐车底部藏着解码器,通风口就在后门上方的墙角,被一片爬藤掩盖着。

“李阳,准备好了吗?”小陈的声音通过加密耳机传来,带着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