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案组办公室的空气里弥漫着焦虑的气息。十几个面色憔悴的中年人围坐在会议桌旁,手里攥着打印出来的“数字货币交易记录”,上面的红色亏损数字刺得人眼睛生疼。
“他们说这是‘新一代区块链货币’,跟着‘老师’操作就能稳赚不赔。”一个戴眼镜的男人声音发颤,“我把家里的积蓄和父母的养老钱都投进去了,刚开始确实赚了点,可上周突然暴跌,现在平台都登不上去了……”
“我也是!”旁边的女人抹着眼泪,“那个‘导师’天天在群里发盈利截图,说‘错过这波就再没机会了’,我一时糊涂就加了杠杆,现在欠了一屁股债……”
李阳的电脑屏幕上,正显示着这个名为“星链币”的虚假交易平台界面。金色的货币图标闪着浮夸的光,首页滚动着“年化收益300%”“保本保息”的标语,下面还附着所谓的“专家推荐”视频。
“典型的庞氏骗局,换了个‘数字货币’的马甲。”郑一民指着屏幕,“所谓的‘区块链技术’是假的,‘交易数据’是后台伪造的,‘导师’就是骗子团伙的成员,他们先用小利引诱你投入,等资金达到一定规模就卷款跑路。”
季洁翻着报案记录:“目前登记的受骗者有87人,涉案金额超过1500万。这些人大多是普通上班族,想靠‘理财’多赚点钱,结果掉进了陷阱。”
李阳的“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早已穿透平台的伪装,屏幕上跳出密密麻麻的分析结果:“平台无任何金融监管资质,服务器架设在境外;交易数据可人为修改,所谓的‘K线图’是用脚本生成的;充值通道指向多个私人账户,开户人信息均为伪造,资金到账后48小时内就会被转移到境外。”
“追踪之瞳”顺着资金流向追查,很快有了突破:“这些私人账户的实际操控者是一个叫‘龙哥’的团伙头目,真实姓名文龙,曾因‘非法集资’被判过刑。他的核心成员有5人,分别负责‘讲课洗脑’‘客服诱导’‘资金转移’,窝点藏在本市的一栋高档写字楼里。”
周志斌看着平台上的“专家视频”,气得冷笑:“就这演技还敢当‘导师’?你看他讲‘区块链原理’时眼神都在飘,明显是背的稿子。”
“可就是有人信。”王勇叹了口气,“那些‘盈利截图’做得太逼真了,还有‘托儿’在群里跟风喊‘老师厉害’,普通人很容易被带动。”
“罪恶功能系统”快速还原了作案流程:“1. 在社交平台发布‘高收益理财’广告,吸引目标人群;2. 拉人进群,用伪造的盈利数据和‘托儿’营造‘赚钱氛围’;3. ‘导师’讲课洗脑,鼓吹‘数字货币’前景;4. 诱导受害人在虚假平台充值,初期给予小额盈利;5. 时机成熟后操纵价格暴跌,关闭平台卷款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