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迷雾难散:蔡永强的完美说辞与街头杀机

调查组的审讯室里,日光灯管发出“嗡嗡”的低鸣,蔡永强坐在椅子上,面前摊着蔡三毛命案的卷宗,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节奏平稳得像钟表的滴答声。

“关于蔡三毛的案子,我已经解释过多次。”他抬眼看向左兰和郑一民,语气平静无波,“当时的证据链确实不完整:凶器上没有指纹,目击证人的证词前后矛盾,监控录像因为设备故障刚好缺失了关键时段。我们申请了三次补充侦查,都没能找到新线索,按照刑事诉讼法,只能做存疑不起诉处理。”

他翻开卷宗,指着其中一页:“这是当时的会议记录,马云波副局长也在场,他虽然主张继续侦查,但最终同意了多数人的意见。李飞说我和塔寨串通,是对我的污蔑,也是对司法程序的不尊重。”

观察室里,李阳的电脑屏幕上,十个技术系统同时运转,试图从蔡永强的话语和表情中找出破绽。超高模拟画像技术捕捉到他眨眼的频率——每分钟18次,远高于正常的12次,这通常意味着说谎;但罪恶功能系统分析他的语言逻辑,却给出了“无明显漏洞”的结论。

“他在控制自己的微表情。”李阳对李维民说,“就像提前编好了剧本,每一个字都经过推敲。证物扫描系统发现,那份会议记录的签名页有轻微的胶水痕迹,可能是后期装订上去的,我正在用技术还原原始文件。”

追踪之瞳系统则顺着蔡三毛的社会关系网追溯,发现他的一个远房表哥在龙坪天平司法鉴定中心工作——正是出具林胜文精神鉴定书的那家机构。“这里有交叉关联!”李阳放大屏幕,“蔡永强的司机和这个表哥有过五次资金往来,每次都在有‘问题鉴定’出具前三天!”

但这些还不足以成为铁证。李维民看着屏幕上蔡永强滴水不漏的样子,眉头紧锁——这个对手,比想象中更难对付。

此时的医院病房里,李飞发着低烧,脸颊泛着不正常的潮红。他是昨天在看守所门口被人泼了不明液体,引发了皮肤过敏,才被“安排”住院的——这是李阳和李维民计划的一部分,用“生病”为借口,暂时避开明面上的监视,暗中收集证据。

“李局,”李飞靠在床头,声音沙哑,“宋杨还在恢复期,陈珂一个人找杨柳太危险,你一定要派人保护他们。”

李维民坐在床边,削着苹果:“放心,季洁已经安排了便衣跟着陈珂,宋杨那边有杨震盯着,出不了事。”他把苹果递给李飞,“李阳的将计就计还在继续,宋杨暂时不会‘醒’,得让塔寨的人以为他们的计划快成功了,才能露出更多马脚。”

李飞咬了口苹果,眼神坚定:“蔡永强肯定有问题,蔡三毛的案子绝不是意外。等我好点,我要亲自去查当年的卷宗。”

“不急。”李维民按住他的肩膀,“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包星和杨柳,他们手里可能有蔡永强和塔寨勾结的直接证据。李阳已经破解了杨柳的通话记录,她昨天联系过一个叫‘湘仔’的毒贩,打听包星的下落。”

正如李维民所说,陈珂此刻正坐在杨柳租住的出租屋里。杨柳是个打扮时髦的女孩,手里捏着手机,眼神里满是犹豫:“我真的不知道包星在哪,他上次说要去躲几天,之后就没联系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