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没有弊端,但是,读儒家的书有弊端。
这种事情封建社会的人不知道,但是现代人几乎人尽皆知。这不是聪明,这是知识。
“读书明智,读书可以开启民智,教化众生,让人明事理,辨事非,忠君国,孝父母,这有什么弊端?”
读书有的都是好处,这几千年来,还从来没有人说过读书有坏处的!还弊端,何来弊端?李清照不明所以。
金小山想了想,思绪飞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
“以前,我们那里有个笑话,说是作坊里招工人,哦,工人就是做工的人,你应该知道,你们这儿作坊都多的。”
“知道!”
“它们招工人的方法就是,没读过书的不要,只读了六年的不要,读了十二年以上的也不要,只要读了六年到十二年之间的人……”
“用读书人当佣工?”
李清照心中震惊了一下,又莫名的感到了荒谬。
读书人怎么能去当佣工?
这不是有辱斯文吗?
读书人一生无所事事,她能接受!
读书人日日留恋花丛,也能接受!
读书人当帐房当夫子的,也能接受!
这佣工,是不是太低贱了?
“全天下都是读书人了,不用读书人用什么?没见过大学生搬砖吗?”
金小山翻了个白眼儿。
读书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太学生搬砖?全天下都是读书人?”
李清照就算去过现代一次,也无法想像全天下都是读书人的场面会是什么样子,惊讶的张大了嘴叭。
“那是我那儿,不是你这儿,你都不关心一下,为什么它们选人只要读书六到十二年之间的吗?”
“为何?”
“你都不思考一下的吗?”
“我要是能想出的话,还会缠着你,赶紧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清照噗叽一下躺倒在躺椅上,这混蛋太讨厌了,不就比自己知道的多一点吗,用得着三番五次的显摆吗?
我才情千古第一,你看我跟你显摆了吗?
“因为,读书少的会打架,读书多的会打官司,只有读了六年到十二年的刚刚好,听话。”
金小山语气帐然。
这个笑话一点都不好笑。
却让他记忆深刻。
“金公子请细说,小女子没听懂。”
这是个跨越千年时间的笑话,李清照是真的没听懂。
“读书的弊端就是读的久了就会把血性读没!读书,是一个把血性和野性压制,把理性激活上升,最后诞生人性,血性回归的过程。这大宋没读书的人,野性未驯,读了书的人,血性全无,而诞生人性,血性也回来了的读书人,一个也没有!”
金小山摇摇头。
他自己就是一个读书没有读明白的人。
血性读没了,人性又不够光辉,惰性却是越来越足。
“血性、野性、理性、人性……”
李清照眉头紧蹙,苦思冥想。
这些陌生的词语让她听着有点费劲。
好在,后世的名词都比较简单直白,理解起来也没有太大的难度。而且,按图索骥,把读书人的情况往里一套,就会一目了然。
所以,几息之后,李清照小娘子的脸就黑了下来。
“你的意思是,我堂堂大宋,人才济济,就没有一个同时具备理性、血性和人性的人,是吧!”
李清照一把把金小山从躺椅上薅了起来,拳头高高杨起,想狠狠的再揍这个家伙一顿。
小小的拳头高高扬起,却迟迟落不下来。
“你看,这就是读书多的坏处了,你修炼了,血性有了一点,可理性大于血性,所以,你想打人,又不会动手。”
金小山挥手打开李清照的手,目光越过她,看向了远处桥头。
那里有一支迎亲的队伍。
高头大马持红花,四人小轿红帘搭,喜气洋洋的迎亲队伍,吹拉弹唱的晌器队,以及气宇轩昂的少年郎。
我还说今天没有混吃混喝的地方呢。
原来,是我起早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