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明星一样,怕麻烦。
金老爷和豆娘玩不转大变活人,但是往往改一下面貌还是能做到的。
在大相国寺的桥上站了一会儿,基本也就知道所谓的大娘子庙很挣钱了。
人流涌动,怎么可能不挣钱,只是钱没进金府钱包罢了。
“大宋有没有名誉侵权的法律?”
金小山想起了那个版权的事儿,版权都有了,名誉法应该也有吧?
“这帮和尚并没有做侮辱名誉的事情,他们在帮你们扬名啊。”
这就是和尚们的聪明之处。
我要侮辱你了,你可以打我,骂我;我给你盖庙,我给你扬名,你总不能打我,骂我了吧?
“不是,他们这不是拿我们的名誉盈利吗?”
金小山心态爆炸。
古代人这么聪明的吗?
这见识也太超前了。
“他们没有直接盈利。没看到捐献香油钱的地方,没有捐香油的地方,那就是没有盈利。他们挣的是香和蜡烛的钱。”
香烛和蜡烛,这算是间接挣钱。甚至这两个生意可能就不是纯正的和尚在做。
合理避险成功。
“他们赌我们高高在上,看不见?”
金小山很快就猜到了那些和尚在想什么。真他妈是见钱眼开呀!
“我们把庙拆了吗?”
这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处理方式。
也是最有效的处理方式。
“不拆庙,拆和尚。”一直在看庙里自己雕像的豆娘突然说话了。
小主,
“拆和尚?你给我老实点。我可是听说过,杀人多了对自己不好。”
金小山在豆娘的头上拍了一把。对她动不动就起杀意也很无奈,只能尽力压制。
“不杀人,让他们还俗。”
豆娘带着二人来到大相国寺墙外一处人少的地方。
她从背包里翻了翻,拿出一支笔,一只木桶,一块土朱。
瞬间,李娘子羡慕的眼红了。
“诸葛笔!无心笔!狼毫…”
诸葛笔不是诸葛亮发明的笔,而是姓诸葛的家族制作的毛笔,北宋时期的高档名牌。
其笔毫约长寸半,藏一寸于管中,一笔可抵他笔数支,为世所重。宣州诸葛高以善制散卓笔名世。苏轼:“散卓笔惟诸葛能之,他人学者,皆得其形似而无其法,反不如常笔。”
这是苏轼认证过的好毛笔。
诸葛是品牌,散卓笔是种类,无心是特点。
北宋末年是毛笔改革的时代,在宋朝以前的时期,毛笔又叫做枣心笔。意思就是毛笔头儿跟枣核似的,又短又小。只能用于书写比较小的自字,无锋无芒。
但是,到了北宋末年。枣心笔逐渐被散卓笔替代,成为社会主流,为文人墨客所喜。散卓笔适合写大字,毛峰又长又软,写出来的字更加好看。
诸葛,就很贵了,还是狼毫,这就更贵了。
普通毛笔用的是羊毫,高档毛笔用的是兔毫,极品毛笔用狼毫。
这里的狼毫不是形容词。而是真真正正的狼毫。
这么说你可能不了解狼嚎的价值。这么说吧。一支毛笔的制作步骤大概分为一百二十多个步骤。
第一步就是取毛。
你做一支普通的羊毫笔,找一只羊,拿梳子梳就是了,顶多被顶两下,多简单。
你做一支紫豪笔,哦,紫豪就是兔毛,你得一只兔子梳,这个也不太难,猎人还是不少的。
你要做一支正品狼毫笔,你要抓一只狼,然后从他身上把毛梳下来。这可能就要拿命去拼了,就算猎人,能抓狼的也不是平均水准。
第二步…
算了,一百多步写完,就是放太平洋了。
总之,狼毫是很贵的。
是李娘子羡慕的存在。
豆娘将土朱扔到桶中,倒入清水,很快红色的颜料就形成了。
土朱是一种矿物,是这个时代红色颜料的一种,多用于画画和建筑上色。
“八九顽童一草庐,土朱勤点七言书。”看,也用于批改作业。
当然,后苑作里有烧朱所,专门制作颜料的。
“你弄熊?”
金老爷不解其意,不是要让和尚还俗吗?你要给他们画幅春宫图引诱他们还俗吗?
春宫图可不稀罕。
市场里就有卖,合法的。
那属于嫁妆。
你没看错,那就是嫁妆。从唐代开始流传下来的风俗。女子嫁妆里必然有一本春宫图。李清照嫁妆里面就有,她娘给她放进去的。
嗯嗯,金老爷看过。还一起实习过。嗯,还行,就是招式少了点。
【人间恶:喜结连理!】
豆娘抓着毛笔,在大相国寺的外墙上画了一个一人高的红色圆圈,然后,又在圆圈中间画了一个大大的“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