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袁基:在忽悠……不是,在游说了。

果然,刘宏是个擅于思考的好学生。

他立马向袁基发问:

“士纪。如今,今古文渐渐有融合的趋势,有许多学者,学兼今古。这种情形下,朕,真的能挑动两者互相攻讦?”

袁基微微一笑,继续跟刘宏剖析着士族:

“陛下,士族的立身之基,实则是各族的进身之阶。所以今古文经的内容异同,融不融合,都无关要紧,都是后话。”

“最要紧的是,官方确立的‘五经十四家法’,都为今文经学。”

“如此,稳定的做官渠道便只属于今文经士族。”

“就如我汝南袁氏,拥有着遍天下的门生故吏。难道古文经士族见我袁氏,内心就不想群起而攻,取而代之吗?”

刘宏明白了。

他是真的听懂了。

——即使在他的打压下,两方貌似日趋融合。但只要做官渠道只有一方拥有,两方就不是真正的一团和气。

他其实很聪明,一点就透,只是之前没人点拨他。

于是,他举一反三地回答:

“所以,吾可将五经十四家法,都变为古文经!”

“吾,送古文经士族致于青云之上,如此,便可拉拢古文经,打压今文经?”

“而吾,取得古文经士族的拥护后,以古文经执掌天下,则可收权力于皇权,此方为长久之策……”

说到这里,刘宏越来越激动。

他越想,越觉得此法可行。

越想,越觉得美好的未来就在眼前。

他不由得审视着过去的自己。

刘宏岂能不知,他过去的政令在大汉各处,推行得有多慢?

大汉十三州的政令能否下发彻底,从来都是看当地士族的意思。

而他所能做的,只有扶持宦官,扶持宦官家人,扶持依附于宦官的士人。

果然,人无法共情曾经的自己。

就如此刻,他无法理解他之前的政策。

但他还有许多疑问、不解甚至是委屈。

“士纪,为何会如此?吾过去为何从未想过士族之间还有矛盾?为何从未想过可以利用这个矛盾?”

“为何先帝可以党锢,吾却需要另求他法?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