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治国比做木工难多了……弘治爷这毅力,我学不来。”
朱由检:“同样是接手烂摊子,我就没弘治爷这运气……要是有弘治中兴的班子,我也不至于……”
秦良玉:“好了,还是让弘治皇上接着说吧。”
朱佑樘:“我继续说说弘治中兴吧。由于幼年生活坎坷,我一直身弱多病。但我勤于政事,不仅早朝每天必到,还重开了午朝,让大臣有更多机会协助我办理政务。
同时,我又重开了经筵侍讲,向群臣咨询治国之道。我还开辟了文华殿议政,作用是在早朝与午朝之余,和内阁共同切磋治国之道,商议政事。”
朱雄英:“一天三波开会?这比我先生布置的作业还多!身弱还这么拼,弘治是铁打的吧。”
朱元璋:“这才叫皇帝样!早朝午朝加议政,把时间掰成三瓣用——比某些日上三竿还不起的强。”
朱棣:“重开午朝、经筵侍讲,这是把朝政当学问做!我当年也爱跟大臣讨论政事,但没你这么密集——佑樘这股劲,像我。”
秦良玉:“身弱还硬撑着加班,这是拿命在治国。文华殿议政能集思广益,比一个人瞎琢磨强多了。”
朱高煦:“天天开会不烦吗?换我早掀桌子了!不过能让大臣们一起使劲,也算有点脑子。”
朱厚熜:“一天三档政务直播,叔叔这勤政程度,比我炼丹的火候还稳。经筵侍讲相当于帝王补习班,够卷的。”
海瑞:“早朝不辍,午朝复开,文华殿议政更显纳谏之心。弘治皇上以弱躯担国事,实乃社稷之福——此等勤政,后世当效仿。”
戚继光:“弘治皇上把政务拆成早中晚三波,相当于三班倒,想不中兴都难。”
朱佑樘:“其实也累,有时候批奏折到后半夜,第二天早朝眼皮打架。但一想到江山是烂摊子,就不敢歇着——刘大夏他们比我还拼呢。”
朱祁镇:“我当年要是有这劲头,也不至于出土木堡的事……佑樘啊,你这是把苦日子过成了好日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由校:“天天开会……比做木工累多了。”
朱厚照:“爸,你这么拼,我妈没意见吗?会不会催你下班。”
朱佑樘:“你妈总炖补品给我,说江山重要,身子更重要……”
秦良玉:“这才是帝后同心!张皇后贤惠,弘治皇上勤政,难怪能搞出中兴。”
朱厚熜:“勤政是好,可别累坏了身子——不然回头又有人说,弘治中兴后继无人。”
朱厚照:“你滚一边去!”
朱佑樘:“儿啊,我说你什么好。你爸我勤勤恳恳创造弘治中兴,你倒好,总想着玩。也怪我,没和你妈管好你。”
朱佑樘:“我接着说,我还提倡直言进谏,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
我的勤政终于得到了回报,弘治朝吏治清明,任贤使能,抑制官宦,勤于务政,倡导节约,与民休息,是大明历史上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这就是被史家称为弘治中兴的局面。”
朱厚照:“爸我错了还不行嘛……不过您这弘治中兴确实牛!经济繁荣百姓安乐,比我在宣府打打闹闹强多了。”
朱雄英:“提倡直言进谏还躬行节俭?弘治这是把明君手册背得滚瓜烂熟啊!不近声色这点,比某些爱炼丹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