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苏州府,肖府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父亲,这下可如何是好?
肖静仪急得在屋里乱转,忧心忡忡地道:东厂不会怀疑到我们头上吧?
肖明远却是老神在在,显得很镇定:无妨。赵公子行事干净利落,没有留下任何线索和把柄。况且张诚等人通敌、贪污的证据确凿,东厂现在也是自顾不暇。
东厂即使怀疑肖家,但也只是怀疑而已,其他的怀疑对象也有很多。
同时,他们也不相信作为商贾之家的肖家能有如此能力,可以一夜间同时刺杀三位朝廷官员。
而且在三人确凿的犯罪证据面前,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更重要的是,张诚死后,东厂内部为了争夺权力,也陷入了内斗之中。
数日后,刘七带领亲卫军安全返回基地,向赵子龙详细汇报了整个行动经过。
干得漂亮。
赵子龙满意地点点头:这下,南京的隐患算是彻底清除了。你们这些亲卫军也终于有了点特种兵的味道了,
就在南京风波未平之时,针对卢象升的计策也终于开始见效。
在大名府,卢象升发现自己好像突然之间就开始处处受制。
先是上司直隶省巡抚将知府衙门的经费大幅削减,紧接着是他提出的惠民政策也以需统筹考虑为由,驳回了他的请求奏章。
看着公文上冰冷的字句,卢象升再一次感到了深深的无力。
然后他发现自己提出的政令在府衙内部就受到层层阻挠,往日对他恭敬有加的同僚也开始疏远。
更让他提心吊胆的是,朝中突然出现大量弹劾他的奏章,有的说他结党营私,有的说他贪污受贿,甚至有人说他暗中与流寇勾结,反正罪名多多,不一而足。
更让他寒心的是,民间突然流传起各种关于他的谣言。
有人说他沽名钓誉,假借清廉之名行敛财之实;有人说他结党营私,暗中组建自己的势力。
这些莫须有的流言和罪责,在百姓口中口口相传,他好像一下子由青天大老爷变成了十恶不赦的罪人。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为何忠良难存,奸佞当道?
他独自在书房中长叹。
这一切,都通过柳如烟的情报网,及时传回了莱州基地。
崇祯三年,1630年春。
陕北的黄土高原上,一支衣衫褴褛却是士气高昂的队伍正在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