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这位苏联专家,竟然好这一口

王秘书这才停下脚步,转过身,脸色比刚才在办公室里严肃了不少。

“雨柱同志,刚才李副厂长让我去打听苏联专家口味的事,有眉目了。”

他压低了声音,语速很快:

“这次来的专家组里,领头的是一位叫瓦西里耶维奇的总工程师。”

“关键信息是,这位总工程师,他的外公,早年间是个神父,曾经在北京的东交民巷一带传教生活过很长时间!”

“所以,这位瓦西里总工程师,他小时候,跟着他外公在北京待过好几年!能说一些简单的中文!”

何雨柱心中一动。

小时候在北京待过?

这信息太关键了!

王秘书继续说道,语气十分郑重:

“根据上级单位传来的信息,这位总工程师,对小时候在北京吃过的东西,念念不忘!”

“尤其喜欢……京派川菜!”

京派川菜!

何雨柱眼神一凝。

果然!

这京派川菜,源于清末民初,当时大量外地官员、商人涌入京城,其中不乏四川籍人士。他们带来了家乡的厨师和口味,为了适应北方和权贵们的饮食习惯,逐渐改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京派川菜。

特点是保留了川菜的麻辣鲜香,但用料更讲究,口味相对温和一些,形态也更精致,更符合北方人的口味和宫廷菜、官府菜的审美。

没想到,这位苏联专家,竟然好这一口!

“而且,”

王秘书补充道,神色凝重:

“据说这位总工程师,对咱们国家很有感情。这次新生产线的关键技术,有几个难点,就掌握在他手里。”

“上级领导特意交代,这次接待,务必让总工程师吃好、喝好,心情舒畅!”

“要是能让他回忆起童年的美好时光,对咱们的工作,将会有极大的帮助!”

王秘书看着何雨柱,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和压力:

“雨柱同志,这担子,可就全落在你身上了!”

何雨柱没有立刻回答。

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

童年的味道……京派川菜……

一个又一个经典的菜名,在他脑海中闪过。

干烧鱼翅、口袋豆腐、家常海参、辣子鸡丁、鱼香肉丝(京派做法)、开水白菜(改良版)……

这些菜,既有川菜的魂,又有京菜的范儿,讲究火候,讲究调味,更讲究一个“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