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阎埠贵算计工资!

何雨柱那台崭新的收音机里正咿咿呀呀地唱着梆子戏,高亢的唱腔穿过薄薄的窗纸,在暮色四合的四合院里显得格外刺耳。

这声音落在前院的阎埠贵耳中,却不再是单纯的噪音,倒像是一串串清脆的铜钱碰撞声,叮叮当当,每一声都在敲打着他那颗精于算计的心。

那声音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何雨柱——那个曾经被他瞧不上的傻柱——如今竟拥有了与日俱增、来路可疑却又实实在在的财富。一想到说媒计划惨遭滑铁卢,不仅媒人礼泡了汤,还得罪了这尊财神爷,断送了未来的“长期投资回报”,阎埠贵就心疼得像被剜去一块肉似的,连着好几天吃不下饭,只能在夜深人静时,对着窗外那轮冷月,把算盘珠子拨拉得劈啪作响。

他那颗如同上了发条般永不停歇的算计之心,并未因接连受挫而沉寂,反而在逼仄的生存空间里,滋生出更加疯狂的藤蔓。硬的碰不得,软的无效,连姻亲这条路也被堵得死死的,阎埠贵枯坐在他那摆满破旧钟表零件的桌前,浑浊的眼珠在镜片后滴溜溜地转着,像极了在黑暗中寻觅出路的老鼠。

终于,当他的目光无意间扫过桌上那张轧钢厂发的工资条样张时,一道灵光如同破开乌云的闪电,骤然照亮了他幽暗的心窍——何雨柱在食堂的那份“正经”工资!

虽然明眼人都知道,何雨柱的主要进项来自外面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私活”,但他在轧钢厂食堂掌勺的工资,可是白纸黑字、受厂里规章保障的合法收入。

这笔钱,或许比不上那些灰色外快丰厚,但在这个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的年代,也是一笔足以让许多人家眼红心跳的稳定进项。更重要的是,这笔钱是摆在明面上的,是“集体”可以看得见、也能琢磨着“沾光”的。

一个堪称“绝妙”、带着浓厚阎氏风格的计算,如同发酵的面团,在他脑海里迅速膨胀成型——鼓动何雨柱把工资“交”给院里统一管理!

或者,退一步,让他“自愿”拿出一部分,作为“集体基金”,名义上用于补贴院里更困难的住户(首当其冲自然是贾家),或者搞点公共设施维修(比如修修他那永远走不准、也永远算不清维修账目的破钟,或者那吱呀作响的大门轴)。

这个想法让阎埠贵激动得差点从破藤椅上跳起来,他下意识地搓着手,干瘪的嘴唇因为兴奋而微微颤抖。这简直是天才的构想!

名正言顺,冠冕堂皇!

一下子就把自己拔高到了道德和集体的制高点上!

你何雨柱不是有钱吗?

不是连收音机都买得起,鱼啊肉啊不断顿吗?

那为集体做点贡献,帮助一下吃不上饭的邻居,是不是你作为院里一份子应尽的义务?

这样一来,他阎埠贵不仅能以“发起人”和“潜在管理者”的身份,从中名正言顺地捞点好处(比如象征性的管理费,或者维修采购时那点心照不宣的回扣),更重要的是,他能在一直不太看得上他的壹大爷易中海和其他邻居面前,大大地露一把脸,彰显他“心怀集体、精打细算、善于管理”的卓越能力!

这简直是一石三鸟!

他甚至连说辞都打好了腹稿,反复推敲,力求滴水不漏。从“工人阶级互助友爱”的崇高理念,到“远亲不如近邻”的朴素情理,再到“维护大院荣誉”的集体责任感,他准备了一套层层递进、软硬兼施的组合拳,定要叫何雨柱无法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