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座是蜀汉时所筑,有说刘备也有说是诸葛亮所为,具体位置在白马赛,是汉水与浕水关交界处,又称浕水关。

是汉中西面门户,只可惜后在地震和河水冲刷之下,失去险要地势,后便消失。

此时清军驻守的关隘,就称张鲁阳平关,是第一座阳平关,筑于走马山上,可同时据守陈仓和金牛两道。

但优缺点明显,便是关隘太小,只能驻扎大致五千人,在张鲁当初割据时应对小规模战争时,或有奇效。

但面对大量兵力,则显得有些相形见拙。不过此时清军采取也同样是拖守政策,在中路军到巨大压力下,他们坚信明军,只要久攻不下,定会回撤。

届时便可转守为攻。

事实上清军基本放弃了从北边进攻川蜀的战略,毕竟剑门关杵在那里,好似一道天堑,不如静待中路军一路平推。

入汉中第二条道便是陈仓,但阳平关太过靠前,也没法通过沮水转道陈仓。

这是明面的两条道路,但都必须通过阳平关,否则都是妄谈。

另一条道路则是出自历史上着名的汉中之战,刘备率军翻过米仓山进入定军山,随后半只脚便已经踏入汉中。

明军自然也触及不到米仓山,想从定军山行军更是无稽之谈,但是大顺军可以。

此次目的便是由李来亨等将直接北上,从定军山攻打汉中,围而不打,逼迫阳平关清军回援,后直接围点打援。

若是清军回援,明军便可渡过阳平关进取汉中,若是不回援,大顺军便率军向西截断阳平关粮道。

届时,阳平关依旧可破!

总而言之,便是大明正面施加压力,大顺军作为奇兵,从侧面压迫。

明军开赴阳平关之前,沿道筑起营垒,可随时兵发阳平关。

军帐之中,明军众将齐聚一堂,还不等吴昌胤开口,冯双礼、沈永忠二人直接起身道:“某二人愿率兵马,猛攻阳平关。”

此言一出军帐中立刻就炸了锅,高存恩、王之邦等将直呼道:“你二人忒不讲武德,我等将军哪个不想出战。”

“哪有像是你俩这般,还不等元帅开口就请战。”

“就是就是,今日谁出战都行,你二人得坐下。”

闻言冯双礼的暴脾气瞬间就起来了,当即回怼道:“自己慢了,怪我做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