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有更深的图谋?
当初在破庙被沈言救下时,他自称是个漂泊无定的江湖浪人。
后来赵叔叔却告诉我,他其实是江南镖局出身,家道中落后与亲人失散——这么一听,倒确实能和“江湖浪人”的说法对上。
可蹊跷的是,四皇子灵堂起火那晚,他偏偏就出现在破庙附近;
四皇子的老仆也曾去那破庙寻过人;
还有他身边那个叫小秋的婢女,一见着沈言,眼里藏不住的欣喜……
更不用说,后来在安国公府替他换药时,那件破旧内衬的料子,分明是宫里的东西。
这一桩桩、一件件,像散落的珠子,渐渐串成一条线——沈言和四皇子,一定有关系。
这个念头猛地撞进心里,震得我指尖发凉。
若真如此,那沈言的心思之深、所图之大,绝不是一个寻常参军那么简单!
他背后藏着的秘密,恐怕远比我想象的更惊人。
可当初他斩钉截铁地说与四皇子素不相识……难道从那时起,就在刻意隐瞒什么?
然而,这一切都还只是猜测,缺乏确凿的证据。
小秋的异常可以解释为性格使然或偶然,她与沈言的眼神交流也可能只是自己的错觉。
贸然行动,不仅打草惊蛇,还可能冤枉好人。
“必须更谨慎……”
苏清月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
她决定,接下来要更加留意沈言的一举一动,尤其是他与外界接触的方式。
同时,也要想办法,在不引起怀疑的情况下,再探祠堂,或者从其他渠道了解小秋的来历和日常行踪。
夜色渐浓,磐石镇笼罩在寂静之中。
苏清月房间的灯火却久久未熄。
翌日清晨,用过早饭后,苏清月便派人请韩青校尉到守备府的书房一叙。
韩青很快便到,行礼后恭敬地问道:
“宣慰使大人一早唤末将前来,不知有何吩咐?”
苏清月示意他坐下,屏退了左右侍从,书房内只剩下他们二人。
她神色凝重,开门见山地说道:
“韩将军,昨日探查祠堂,虽未发现确凿证据,但本使心中总有些不安。有些猜测,需与将军通个气,也好早作防范。”
韩青见苏清月如此郑重,立刻挺直了腰板,肃容道:
“大人请讲,末将洗耳恭听。”
小主,
苏清月沉吟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缓缓说道:
“关于那‘金光’异象,本使始终觉得,其出现过于规律,不似天然,更似人为。若真是人为,其目的无非几种:或为扰乱民心军心,制造恐慌;或为掩盖某些暗中进行的勾当;甚至……可能是为某种更大的行动释放烟雾,转移我等的注意力。”
她目光锐利地看向韩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