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锐不可当

众将虽仍有疑虑,但“常帅军令”四个字,在军中早已是铁律。不到一个时辰,明军营地便收拾妥当,三万大军如同潮水般退去,只留下空荡荡的营寨和几面故意插歪的旗帜。

长兴城头,李伯升正举着望远镜观望。当看到明军浩浩荡荡向东北开拔时,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哼,常遇春也不过如此!”他放下望远镜,对身边的副将道,“我就说嘛,这长兴城固若金汤,他常遇春再能打,也啃不动这块硬骨头!”

副将连忙附和:“将军英明!那常遇春定是怕了咱们,才绕道走的。依末将看,咱们该趁此机会,出城劫他一段粮草,让他知道咱们的厉害!”

“不急。”李伯升捋着山羊胡,眼中闪过贪婪的光,“他要走便让他走,只要长兴在咱们手里,张王(张士诚)那里就有咱们的好处。传令下去,今晚摆宴,犒劳弟兄们!”

夕阳西下,长兴城内炊烟袅袅,酒肉香气顺着风飘出城外。守城的士兵们卸下盔甲,三五成群地聚在城墙上猜拳行令,连巡逻的脚步都变得散漫起来。谁也没注意到,城西密林深处,一双双眼睛正死死盯着城门的方向,像蛰伏的猎豹,等待着出击的时刻。

夜幕像巨大的黑布,将长兴城笼罩。常遇春骑在马上,一身黑衣融入夜色。他抬头看了看天,月黑风高,正是动手的好时机。“赵勇。”他低声唤道。

“末将在!”赵勇从树后闪出,手中握着一把闪着寒光的匕首。

“按计划行事。”常遇春的声音压得极低,“记住,只劫府库,不伤百姓,动静越大越好。”

“得令!”赵勇一招手,两百名身手矫健的士兵如狸猫般窜出密林,借着城墙的阴影,悄无声息地靠近城门。他们都是从全军挑选出的攀爬好手,只见为首一人将铁爪扔上城墙,轻轻一拉,确认牢固后,便像壁虎般向上爬去。守城的士兵早已喝得酩酊大醉,靠在箭垛上打着呼噜,竟无一人察觉。

半个时辰后,城内忽然燃起熊熊大火。火光冲天,映红了半边夜空,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呐喊声和金器碰撞的脆响。李伯升正在府中宴饮,听闻府库着火,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怎么回事?!”他一脚踹翻酒桌,杯盘碎了一地。

“将军!不好了!明军杀进来了!正在抢府库啊!”亲卫连滚带爬地冲进来,脸上还沾着火星。

“什么?!”李伯升眼前一黑,差点栽倒在地。他那府库里藏着的可都是这些年搜刮来的民脂民膏,还有张士诚赏赐的金银,若是没了,他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快!点齐兵马,随我去救府库!”

他顾不上披甲,抓起身边的长刀就往外冲。满城的守军被火光和呐喊声惊醒,乱糟糟地集合起来,跟着李伯升往府库方向赶。可他们哪里知道,这火光,这呐喊,不过是明军精心布置的诱饵。

赵勇带着人在府库放了把火,抢了几箱金银,见李伯升的人马追了出来,立刻带着队伍往外撤。他们故意放慢速度,时不时回头放几箭,引得敌军紧追不舍。

“别让他们跑了!抓住一个赏白银十两!”李伯升红着眼嘶吼,那些金银就像他的心头肉,此刻被人抢走,比杀了他还难受。

两军一追一逃,很快就出了城,往西北方向而去。夜色深沉,山路崎岖,李伯升的人马被引得晕头转向,渐渐走进了一片狭窄的河谷。河谷两侧是陡峭的山崖,月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下来,照得路面坑坑洼洼。

“将军,不对劲啊!”副将忽然拉住李伯升的马缰,“这地方太窄了,万一有埋伏……”

李伯升这才回过神,酒意和怒火退去大半,心中涌起一股寒意。他刚想下令撤军,却听谷口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炮响!

“轰——!”

火光乍起,照亮了两侧山崖上密密麻麻的明军。常遇春勒马立于山崖之上,手中丈八蛇矛直指下方,声如洪钟:“常遇春在此!李伯升,你已中我埋伏,降者不杀!”

那声嘶吼,仿佛带着雷霆万钧之力,在河谷中回荡,震得敌军将士耳膜嗡嗡作响。李伯升抬头望去,只见月光下,常遇春身披亮银甲,胯下乌骓马,宛如天神下凡,眼中的杀气几乎要将他冻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