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聋老太太杀青

分局里面的聋老太,日子有点不好过。

你说他岁数大吧,60多岁。也不是太大。所以大记忆恢复术还是有些能用的。

聋老太太,原来是一个贝勒的外室,扬州瘦马没培养成功,但是也有些功底。贝勒爷从南方买来的。铁杆庄稼倒了的时候,贝勒爷去了关外。没带她走。同时没带走的还有那个参加了新军的儿子。

再后来岁月轮转,世事变迁,新军变国军,国军变匪军。然后新中国成立。为了掩人耳目,趁着那几年乱,把最后的院子就留下了后院正房三间。其他的都租,送出去了。

对那几个人的恩情也不复杂,解放前的地下工作者,要么帮助躲藏过,要么给提供了一点方便。

没有什么复杂的背景。

查抄那个箱子,并没有当着聋老太太的面打开。审讯和清点肯定分开进行。

出岔头了。别的物品都对得上,包括黄金首饰啥的。但是老太太说的黄鱼,那里头是一根都没有。老太太说有,但是真没有。

所以怀疑老太太还有其他据点,反复的问。老太太外头是真没有啥啥据点。所以也说不清楚箱子里为啥没有那些黄金。

连续各种回忆进行了2天。审讯的人一商量,要么是没有黄金,要么就是还有什么地方,但是老太太死活不说,可能还打算等儿子回来留给儿子呢。

最后结论就是拒不配合。

然后本来可以在京郊农场集中居住集中改造的聋老太,就被发往张北大塘湾劳教农场了。京郊农场,你就是个成分复杂的人,需要集中管理。自由啥的都有。大塘湾劳教农场,那就是劳改队了。没有自由,啥都讲规矩。

基本上按照老聋子的岁数,和未来三四年的年景,她应该回不到四九城了。

公安问聋老太:“杨宛如,还有什么要见的人或者要说的话吗?”

“我可以见见易中海和柱子吗?”

“柱子是谁?”公安看着聋老太太。

“我们住一个院子的,易中海,何雨柱。”

“可以,我们会通知他们来见你的。三天后的车去张北。”

傻柱婚假结束上班第一天,正在后厨摸鱼呢,保卫科通知让去一趟,说是有公安人员找。

到了保卫科的会客室,有两个公安人员。易中海也在。

“易中海,何雨柱,我们是分局的。杨宛如的处理结果出来了,遣往张北大塘湾改造。她想在走之前见你们一面。还有就是他的粮本在易中海家,对吧?那个需要给我们,我们把他的粮食关系转走。”

“谁?什么宛如?”傻柱问。

“就是老太太。”易中海回了一句,然后看着公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