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言背着两袋沉甸甸的麻袋,在拥挤的集市间缓慢穿行,她的目光快速掠过一个个简陋的“摊位”——有的只是在地上铺块破布,有的则直接将背篓或麻袋敞开着。
她看到有人在售卖硬邦邦、看起来能砸死人的干饼子,有人面前摆着小半袋颜色混杂、带着麸皮的面粉,蔬菜的种类比她预想的要多些:带着泥土的冬笋、外层有些蔫黄但芯子应该还行的大白菜、表皮皱巴巴的胡萝卜、灰扑扑的冬瓜、还有生姜、土豆、芋头,甚至有人面前放着几捆焉头耷脑、但依旧是绿色的小青菜,水果也有,但数量极少,品相也远不如她背上的桔子,多是些干瘪的野果。
她略一思忖,冬笋耐放,富含纤维,可以和肉干或别的食物一起炖煮,是不错的储备,她走到那位售卖冬笋的老伯面前,老伯看起来年纪不小,脸上布满风霜的沟壑,正蹲在地上,小心地整理着面前那一箩筐沾着湿泥的冬笋。
“老伯,请问您这冬笋怎么换?”徐小言停下脚步,客气地询问。
老伯抬起头,浑浊的眼睛打量了一下徐小言和她背上鼓囊的袋子,声音沙哑地问“丫头,你拿什么换?”
“新鲜的桔子”徐小言拍了拍自己肩上的麻袋。
“桔子?”老伯皱了皱眉,脸上并没有露出太多欣喜,反而咂摸了一下嘴,摇了摇头“桔子这东西,甜是甜,但不顶饿啊,吃多了还烧心,不如粮食实在”他沉吟了片刻,指着自己面前那一堆冬笋说道“我这些笋,最多只能换你十斤左右的桔子,按分量,一斤笋换两斤桔子,不能再多了”他的语气里带着明显的嫌弃,显然认为桔子的实用价值不如他的冬笋。
徐小言心里清楚,在这种环境下,能填饱肚子、提供扎实能量的食物确实比单纯提供维生素和糖分的水果更受欢迎,老伯的反应和报价也算合理,她没有讨价还价,爽快地点了点头“行,就按您说的,一比一,换五斤冬笋”。
她当即放下麻袋,解开口绳,露出里面黄澄澄、个头饱满的桔子,老伯看到这么好的品相,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很快又恢复了之前的平淡,他拿出一个老旧但还算干净的布袋,将冬笋往里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