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穿透薄雾,如同亿万根金色的细针,洒落在依山傍水、层叠而上的建筑群上。琉璃瓦反射着朝阳,映出一片辉煌的光海;汉白玉栏杆蜿蜒盘旋,守护着通往山顶主殿的宽阔阶梯。这里,便是闻名寰宇的“太乙医道学宫”,全球传统医学的圣地,无数求道者心中的麦加。
时值春末夏初,学宫迎来了又一年度的“开放论道期”。山门前的巨大广场上,早已人头攒动。肤色各异、服饰万千的人们从世界各地汇聚于此,眼中闪烁着对古老医学智慧的渴望与敬畏。有身着西装、步履匆匆的西方学者,试图用逻辑解构神秘的经络;有披着袈裟、面容祥和的南亚僧侣,寻求身心合一的养生至理;有来自非洲部落的巫医,身上挂满草药与骨饰,希望与东方的自然疗法之道相互印证;更有大量黑发黑眼的东亚面孔,其中不乏国内顶尖医学院的高材生,来此追寻医学的源头活水。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特的混合香气——那是陈年艾绒燃烧后留下的温煦余韵,是百草园中数千种药材散发的自然芬芳,是清晨课前点燃的宁神檀香,还有来自世界各地学子们带来的不同香料气息,它们交织融合,形成了一种独属于太乙学宫的“道场之息”。
在山腰一处开阔的露天讲坛上,一场公开教学正在进行。
讲坛中央,一位身着月白色传统长衫的中年男子盘膝而坐。他面容看上去不过四十许,肤色温润,眼神深邃如古井幽潭,仿佛蕴藏着无尽的智慧与沧桑。唯有偶尔抬眼时,那眸中闪过的、看透世情百态的淡然光芒,才隐约透露出他远超外貌的年龄与修为。他,便是这太乙学宫的创始人、当代医道宗师——林怀远。
他没有拿书,也没有任何讲稿,只是平静地注视着台下数百名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的学子。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仿佛直接在心底响起。
“今日,我们不论针石,不谈方药,只论一个字——‘气’。”林怀远开口,声音平和而富有磁性,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西方科学界常问,气为何物?显微镜下可见否?仪器可测否?”
台下不少西方学员下意识地点头,这正是他们最大的困惑。
林怀远微微一笑,伸出一根手指,指向讲坛边缘一株含苞待放的兰花。“请看此花。”
所有人的目光随之望去。只见他指尖似乎有微不可查的流光一闪,那株兰花的几个花苞,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缓舒展,绽放出淡雅的花朵,清香瞬间弥漫开来。
“哗——”台下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这并非魔术,在场的许多人都能隐约感觉到,在那一瞬间,讲坛周围的空气似乎微微荡漾了一下,一种温暖、蓬勃的“生机”流淌而过。
“气,非虚无缥缈之概念。它是生命活动的能量,是万物生长的动力。”林怀远收回手指,淡然道,“你们无法在解剖台上找到它,因为它贯穿于生命活动的始终,无形无质,却又无所不在。它能濡养脏腑,能抵御外邪,能沟通天地。感知它、理解它、运用它,便是我等医者修行之要义。”
他并未深入讲解复杂的理论,而是通过这直观的展示,在众多学子心中种下了一颗东方生命哲学的种子。
“接下来,我们请几位学员分享一下,你们各自文化中,对类似‘生命能量’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