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几个心灵手巧的少年,很快掌握技巧。
一下午时间,就缝好三十多个。
晚上,年晓米亲自下厨,准备饭菜招待水云烟和三朵金花。
他们都是长身体的年龄,需要加强营养。
不光如此,还掏出二两银子塞给童家老大。
他们父亲几年前去世,寡母拉扯着四个孩子长大,家中也不富裕。
至此,水云烟和童家三胞胎,成了日后“年氏服饰”的元老,此乃后话。
棉花地收完,地就要开始翻,为下一季作物做准备。
但是年家没有牛,那头小驴也拉不了犁,两人一商量,干脆去城里买头牛。
进了城,找到薛掌柜帮忙,三人直奔牲畜市场。
一阵熏人的味道扑鼻而来,地上都是牲畜粪便。
牛羊猪驴的叫声混杂起伏,好不热闹。
“咱买公的还母的?”年晓米问道。
颜墨笑了笑:“媳妇,听你的。”
又是这三个字!
年晓米有些无奈。
有时候,他倒是希望,颜墨除了在床上霸道,生活中也能霸道些。
“那就买公牛吧。”年晓米边说边瞅。
货比三家,最终看中一头小水牛。
它的大眼睛清澈溜圆,牛角粗大,毛发乌黑发亮,看上去就讨人喜爱。
薛掌柜请“牛把式”看了看,确定健康没问题,讨价还价后,年晓米花了五两银子买下。
颜墨整个过程没有丝毫异议,媳妇办事,他放心。
之后又买了些蔬菜种子、饴糖、肉和点心。
最后到布庄取了几件上次给家人做的衣服,这才牵着牛回家。
上次荔枝大丰收,赚了200银,除去买鱼苗的钱,还剩下一百多银。
年晓米心情非常好。
有钱的日子就是爽!
颜墨背着所有东西,年晓米牵着水牛,边走边不时抚摸它的背脊。
水牛性格温顺,甩着尾巴,悠悠哉哉。
最后,他们干脆爬到牛背上,这样归途才加快。
到了村口,已是傍晚。
很快有人和他们打起招呼,是童家寡妇,她称赞道:
“颜墨啊,买牛了?这牛买得好,看着就壮实。”
和村民交往的事还得靠年晓米。
他当即笑道:“我们不太熟悉牛,看不出好坏,还担心买的不好,听童婶婶这么一说,心里踏实哩。”
他不着痕迹的就捧了对方,因为他还担心,总是指使她家三个儿子干活,她会不会不高兴。
哪知童婶听了很是舒坦,对年晓米顿时徒添好感,笑眯眯道:
“上次娃们帮你干点活,你竟还给恁多银子,婶婶还没谢谢你呢。”
年晓米放下心,笑道:“婶婶客气了,以后说不定还有让你们帮忙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