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定神,何岫很快恢复了镇定:“在老夫看来,谢大人能力卓绝,假以时日,必将夺其锋芒,只不过最近战事太多,文官的能耐之处显现不出来罢了。”
说着说着,他又抛出了一个新的诱饵:“不瞒你说,老夫可以在这儿提前恭喜谢大人心想事成,不出一个月,应当边关那儿便有好消息传来。”
谢庭春闻言露出了个很是吃惊的表情:“阁老,您这意思是……可这样的话,边境岂不是无人可守?”
“嗬。”何岫冷笑一下,淡定道:“我大夏贤臣良将如此之多,原来没那一家瞎折腾的时候,不也好好的吗?”
“多谢阁老提点。”谢庭春听到这儿,脸上忧色尽去,长长一揖到底,眼中克制不住似的带了喜色:“那我就恭候着阁老的消息了。”
何岫点点头,像是赶着要回去做什么事一样,匆匆起身离去。
谢庭春八风不动,甚至带着如假包换的殷勤神色将他送到了门口,随后便转身回屋,脸色瞬间垮了下来。
“富贵,备车,我要立刻进宫!”
**
与此同时,济水以西三十里,偌大的宝壶原在一年后再度迎来了数以万计的夏国大军。
“阿杨,我这便要走了,你此去受降,虽然没什么大危险,但是也要切记万事留个心眼。”亓大石一身铠甲披挂整齐,骑在战马上嘱咐道。
自从亓杨率领靖远军将夷国国土打下大半后,夷国当今的国主萨尔瓦只能率领剩下的部众一路逃到了屏海城,倚靠鼎江天险守城,本来亓杨也考虑过,要么干脆一鼓作气将整个夷国打下来,只是粮草已经不够用,外加长时间出征在外,不少将士都有些疲惫,难堪重负,最后衡量了一下,才下了决定率领大军回栗城。
本来打算来年开春,等兵马准备好便继续挥师南下的,只是没想到夷国国主却在这个时候给病榻上的永嘉帝来了一封信函,信中表示如今夷国残余的部众在屏海城遭到了北边戎国的威胁,戎国嫌弃夷国在之前的混战中拖了他们的后腿,心怀不满,加上在亓大石的打击下失去了部分领土,竟然惦记上了自己已经伤痕累累的邻居,准备吞并屏海城。夷国国主吓坏了,心想反正也是灭国,不如便降了大夏,只求能留下他一条命。
信函言辞恳切,理由充分,声声泣血,永嘉帝见状大喜过望,立刻传旨让自己的两员大将前往鼎江畔受降。其实本来受降这样的事无需如此兴师动众,可毕竟这是象征着整个夷国从此被夏国吞并,是一件颇长脸的大事,永嘉帝与有荣焉,自然想要借此机会给自己的两员心腹爱将抬一抬名声。
道理很简单,亓杨也都懂,只是没想到的是行至宝壶原,亓大石便要同他告辞,说要回北境去剿匪。
北境匪患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自有其他将领稳妥处理,亓杨心知肚明,这是义父在捧他,免得分走他的功劳呢。
心中忍不住有一股暖流涌过。
将领之间的义父子关系实属常见,在不少人眼里,亓大石认他为义子都是一起政治投资,不过作为当事人,亓杨还是清晰地感觉到了来自亓大石将军无言的关爱与温暖。
大约人和人之间真的有眼缘这一说,亓杨总觉得第一眼看到亓大石便觉得他十分面善,没想到这一份眼缘一直持续到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