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黎阳从他表姐那里拿的,故技重施,偷着往抽屉里放钱,结果被肖欣欣追出来半条街,不单把二十五块钱全都还给了他,又塞了五十块钱,让他暑假带着大毛他们出去玩。
晚上,压出两小盆剩余的冰淇淋,黎阳开始拆开机器清洗,大毛哥俩端着一个盆去给邻居们分,分完,俩人穿着凉鞋“啪啪啪”的跑回来,要帮着黎阳一起干活。
忙里抽闲,班长开始拍照,如果有人需要,她说会帮着洗出来。
徐国华想要报考海城的大学,他的爷爷奶奶不希望自己是孙子的累赘,想让他往更远的地方走走。
在大毛看来,花几百块钱买电视机的人都没有花几块钱买冰淇淋的富有,因为冰淇淋可以换成一毛钱一根的冰棍,也可以不吃,跟电视机相比,是不必要的。
黄立安动了动晒黑的小胳膊,他没看过电视,觉得广播就很好,冰淇淋也很好。
海城的各个高中很快就刻印出了今年的高考题目,然后开始返校估分,预填报志愿。
除了衣服,谭帅又买了一堆冰淇淋机器配件回来,刘凯他们卸车的时候,黎阳和谭帅在组装机器。
南山这边的屋子虽然没有风扇,但是敞开窗户,风从好几个方向吹进来,伴随着的“沙沙”的响动,入睡的更快。
两车的衣服不能再放在之前的屋子里了,借用了垃圾场的仓库,不是装垃圾的仓库,是装铸造零件的仓库,已经提前打扫干净了。
出去玩是不可能的,黎阳就指望放假这些日子挣钱呢。
因为家里人多,黎阳把小板凳搬出来,跟徐国华一起给徐爷爷和徐奶奶解释,正好陈大爷和陈永良老师也在,一堆人在一起,一边吃冰淇淋,一边分析徐国华的高考估分和志愿填报。
想到徐爷爷和徐奶奶说的话,黎阳道:“我还以为你更希望我去B市。”
起码B市离的很近,他还能常回海城,相隔两千五百里地,比B市远太多了。
谭帅也坐了起来,点着了烟,光着的上半身结实的肌肉滚动着,“不管去哪里,有空回来就行。”
缓缓眨了眨眼,黎阳道:“都说过多少次,别在床上抽烟,被子烫出来多少个窟窿了。”
“这是床吗?”谭帅又吸了两口,“凉席不怕烫。”
强词夺理,黎阳上去抢烟,谭帅一只手摁死了烟头,一只手把黎阳按在凉席上,“要造反?”
“把手拿开,你碰到我痒痒肉了……”黎阳挣扎了半天,眼里折腾出了泪花。
最后,因为太饿,黎阳放弃了抵抗,嘴巴还在战斗,“我还欠你一辆摩托车,笑死我对你没有好处。”
谭帅哼了一声,穿上背心,把这瘫烂泥从地上拽起来。
骑着曾经是自己,现在属于大毛的三轮车,黎阳先去电影院,然后再到步行街,把车上的冰淇淋粉卸下来,然后拉着剩下的东西还有谭帅回长寻坡。
分数还没下来,高考的答案先出来了,再次估分后,就开始正式填报志愿,这期间,黎阳给老家学校打了好个电话,他原来的班主任已经把海城的这边的情况告诉了去学校询问的黎阳的父亲。
虽然有点折腾,但是电话确实比信快太多了。
填报志愿这一天是班级同学团聚的最后时刻了,他们在教学楼前照了合影,各奔东西前,相互留下了祝福和联系方式。
黎阳送出去好几个手工做的邮集,得到了本子和钢笔,和一个足球,足球上龙飞凤舞写着秦锐的名字。
秦锐跟黎阳说,以后如果有机会,再一起踢球。
各自班级活动完,高三学生最后一次聚集在操场,当听到校长说“你们永远是海机一中的骄傲“时,不少人流下了眼泪。
这眼泪是不舍,是回忆凝结的珍珠。
报考完志愿,就去车站买了车票,收拾东西的时候,黎阳才发现,他给家里陆陆续续买了这么多东西,被子、衣服、鞋,收拾了满满两大袋子。
刘凯哇哇叫着要开卡车送他回家,黎阳笑了笑,“来回路上的油钱,够我坐一百趟火车了。”
因为黎阳的东西太多了,谭帅给他买的卧铺不得不退掉,换成了坐票。
火车出发前,黎阳被一行人送到火车站,马东利留在那摆摊,肖欣欣过来送弟弟,往黎阳书包里偷偷放了几百块钱。
黄立安哭的上气不接下气,因为他身体的缘故,黎阳一直哄他,大毛眼睛通红的道:“别哭了,也许黎阳考不上,还得回来复习呢……”
这话一出口,所有人都看过来,大毛擦了擦眼睛,粗声粗气的道:“你们相信他考不上吗?”
徐国华默默的抓出一把奶糖,分给黎阳和大毛哥俩,闷声道:“等录取通知书发下来,我再给你写信。”
嘴里含着奶糖,黎阳跟他们一一道别,快要进站时,谭帅给他拎着袋子一直送到门口,黎阳掏出来车票,接过袋子时,道:“房顶上的豆角丝别忘记拿下来,万一下雨浇到容易长毛,账本别忘记写……”
还没说完,黎阳的视线就模糊了,这一年的海城生活太过深刻,离开的时候,就如同他那年离家时,万般的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