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立安已经去旁边屋子睡觉了,作业写好,都装在了书包里,这样明天一早起来背上就能去学校。
黎阳在打电话,“许老师,你知道我们厂子来的工程师里面有谁吗?”
许琰跟着项目组的人也在通宵达旦的干活,迷瞪着眼睛问道:“谁?”
“安德雷-佩尔洛夫!”黎阳难掩兴奋,“就是那个研究涡轮发动机很有名的教授,我记得老师你的研究方向跟他的一样。”
许琰对这个名字也不陌生,立刻道:“我明天过去看看。”
黎阳打这个电话只是表达一下激动的心情,结果第二天,许琰真的到农机一厂来了。
安德雷-佩尔洛夫是黎阳上次从B市接到的工程师之一,他的另外五个学生也跟着一起来了,黎阳给他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师傅腾出了最好的宿舍,当然是在他能力范围之内的。
那个在莫斯科读书的大学生翻译送到人之后,很快就走了,黎阳这两天正在找翻译,他没想到许教授竟然会说俄语。
通过许琰跟他们师徒六个人说话,黎阳才知道,原来许教授的爸爸曾经在前来援助的苏联专家手下学了好多年,他小的时候,一起玩耍的都是苏联的小孩,所以俄语比德语说的还要好。
听着许琰教授和安德雷-佩尔洛夫教授相谈甚欢,不知道为啥,黎阳突然有点不好的预感。
许琰这样的大忙人,在项目还没结束的时候,跑到农机厂呆了一整天,不单跟苏联的工程师们聊天探讨,还跟黎阳了解了农机厂现在的状况。
晚上,只剩下他们两个人的时候,许琰观察了一下办公室,眉眼带笑,“别人到工厂都是在车间实习,你这是来实习做厂长了,前途不可限量。”
黎阳给他沏茶,坐在了许琰的身边,“老师你就别取笑我了,不管是在车间还是管理岗位,我要学的东西都太多了。”
接过茶杯先放在一边,许琰笑道:“上次揭发日本企业造假的事情,国内好像没有什么大的反响,欧美那边可是铺天盖地的报道了好久,还有一些老朋友给我打电话问这个,不知道是谁传的,说你是我的学生。”
日本的制造业腾飞了几十年,很多领域遥遥领先国内,他们生产的产品一向以质量好著称,很多人都以买到日本的电器和产品而觉得脸上有光,相比之下,国产的东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黎阳大概能明白这件事情为什么没有闹出多大的水花,一部分像是他实习的企业,依赖日本的技术,一部分是没有更合适的可以替代的,毕竟国内成产不出来的材料,不进口就不能生产,脖子被卡住,声音自然大不了。
不过,黎阳前不久刚收到郑铎的信,信里有机构发表过统计,这次事件给企业造成了上亿元的损失,黎阳第一次意识到,股票是个很吓人的东西。
一直以来,黎阳接受的教育都是“劳动才能创造价值”,他有点不能理解股票获利的方式,虽然郑铎已经跟他解释的很清楚了,但是黎阳依旧觉得,这种模式,太容易被人为的操纵。
“怎么样,黎阳,等你毕业,要不要考到我这里做研究生?”许琰继续道:“我们学校离农机厂也不远,你读研也不耽误农机厂这边。”
“许老师。”黎阳看他眼底的红血丝,“你今天特意留下来,应该不止是说这个吧?”
“哈哈哈,既然你都发现了,那我也不拐弯抹角了。”许琰商量道:“我想让学校聘请安德雷-佩尔洛夫教书,不知道你肯不肯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