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是陛下的事了。”他先打好掩护,要是让她一个宫女知道自己是皇帝,届时怕又是一副卑躬屈膝的模样,他不喜欢。
菲儿认真听着,像是在等待睡前故事的小女孩。
其实,她只是八卦而已。
“大理寺关押一些书生你可知晓,今日陛下都将他们放了。”
菲儿砸吧砸吧了嘴:“这不是好事吗,这些书生本来也没什么错啊。”
那一日是十月初五,她在大理寺狱醒来。
在与其中一个慷慨激昂的陆姓书生攀谈后得知,原来是那天的朝中颁布旨令,来年春闱将由一个宦官担任考官。
这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一个胸无点墨的阉人何德何能?
不仅如此,明年可通过举荐直接参考省试,意思就是若有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登科进士不在话下。
这对于那些头悬梁锥刺股的穷书生们无疑是雪上加霜。
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局面,莘莘学子游行上街,向天子控诉,表达自己的不满。可还没走到太行宫脚下呢,就被禁卫府兵通通抓了起来。
也包括她这么个相府千金。
“可这远远不够,我文国以科举为重,天下文人皆以参与我北文科举为荣。”左玉书又痛心又惋惜。
确实如此,文国以文治国。
这天下间,最有名的文坛大家在文国,最权威的科考也在文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