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晏愣住,一头雾水地看着他准确无误地进了房间,一时没明白他这是夸奖还是讽刺。
青山书院的雅集往年都是由书院里德高望重亦或是博古通今的老师们主持的,今年本应是苏岱,但这几天永安公主身体不适,他一直陪在公主身边抽不开身, 这差事自然就落到了他的得意门生手里。
书院中的学生们早就对杜衍崇拜的五体投地,书院中流传着的杜衍的事迹, 并不是对他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赞赏, 也不是市面上对于他年纪轻轻就晋升为侍郎且为参政知事的惊叹,而是更为久远的“宁为青衿不做世子”的传说。
杜氏宗门历来是大虞国躬亲垂首的典范,往上翻个几代更是因为辅佐有功被封了恒国公的爵位。
这封号传下来, 到了杜氏宗门嫡长子杜衍这里,如无意外,他过了二十便是当之无愧的国公世子。
这一等的爵位,加之世子的头衔,是多少人日思夜盼也求不来的。但这位杜家嫡子杜衍却根本不屑一顾,他甚至因为想要入仕为官而放弃了世子的名头。
当年这件事曾震动整个京城。
皇帝赵璋对他大加赞赏,夸他勇而有为,但私下里不知道有多少人背地里议论这位杜公子是读书读坏了脑子,甚至还讽刺宜平候苏岱作为他的老师,自己无法入仕,便把希望强加在了学生的身上。
然而不过两年,杜衍就从通政司参议一路升迁,最终做到了今日的中书门下侍郎兼参政知事。
恒国公世子固然美名显贵,但几乎是宰相候选人的门下侍郎,才更是位高权重,前途不可限量。
而在青山书院中,提到杜衍的名字,那是脱离于博学又威严的老师们,在另一个层面上如同神仙一般的存在。他不靠着世袭的爵位反而凭借出众能力与才华平步青云的故事,在学子间被传的神乎其神。可谓是每一届书院学生学习的榜样和崇拜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