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些早已随着他的十八岁而流逝,就像落花流水。
流水永远存在,但永远都不会是原来的那汪清泉。
那位大洋彼岸的音乐学院教授,为盛闻景争取了教师名额,他希望盛闻景能重新回到音乐的赛道,希望盛闻景能更纯粹的制作音乐。
于是盛闻景花了三天的时间,他重新打开了当年被顾时 买走的曲子。
那份残章,他永远铭记于心,偶尔梦境的背景音都回荡着这份旋律。
仿佛与生俱来的存在,刻在他的骨髓中,通过血液遍布全身。
以他现在的水平,随意写一份简单的曲谱轻而易举,十八岁的创作那么稚嫩,他甚至能够推翻从前的创作风格,让这首曲子焕发新生。
然而令盛闻景出乎意料的是,他打开曲谱的瞬间,大脑一片空白,好像是看着不属于自己的作品,那些能够在眼前跳跃的音符,死气沉沉地显示在文档中。
那些令他心痛,令他情窦初开,令他难以入眠的感情,似乎都变成了干巴巴的记忆。
他好像失去了某种引以为傲的灵气。
无论乐评人如何挂赞他的编曲,那都不是他真心想创作的。
……
盛闻景打开手机,手指对着联系人列表划拉了几下,肖询秋的名字赫然出现在眼前。
他想了想,点进通话准备,又快速挂断。
自从他和顾堂在一起后,就很少再找肖询秋了。肖询秋的心思很细腻,拥有音乐家的所有特质,他相信他早就发现了那些无法找到源头的端倪。
盛闻景很清楚,他一直将肖询秋当做自己的梦想在经营,这对肖询秋不公平,但他无法控制这份自私行为。
蕊金杯发来的邀请,彻底点醒了盛闻景。
创作只能成为极其私人的乐趣,即使是已经发表的作品,也仍旧代表着极浓烈的个人色彩,这份烙印永远无法磨灭。
为合作方写好的影视剧片尾曲存放在电脑文档深处,盛闻景临走时将小样发给了剧组。
深夜十二点时,他收到剧组的回件。
导演想请盛闻景来拍摄现场,不知道盛闻景是否有时间。
剧组拍摄的是从大山走出的舞蹈家,是个只有十六集的网剧。据说导演是听了盛闻景为苏黎白编写的曲子,而坚决要去使用盛闻景创作的舞曲。
圈里也不乏有这种希望创作者能完全体会剧情,而后根据剧情编写主题曲的导演。
如果是从前只开工作室的盛闻景,无需排档期,直接提着行李箱进行说走就走的旅行。但现在整日困在留音时代,实在是分身乏术。
那首舞曲盛闻景想了很久才落笔,算是这次提供的稿件中,他较为满意的作品。
回件是导演亲自写的,字里行间言辞恳切。
导演说:盛老师,请你来看看真正走出大山的这些孩子。
网剧拍摄地就在原型人物所在的家乡,原型是国内著名舞蹈家林鸣,当年大学生下乡支教,她所在的学校正好分到了一位会舞蹈的老师。
盛闻景斟酌好几日,待自己的行程差不多结束后,才决定去拍摄地看看。
他只在剧组停留两日,只带了两件换洗衣物去。没告诉吕纯,并未向任何人报备。踏上通向县城的大巴时,他收到了盛年的信息。
盛年参加的创意设计大赛又获奖了,他的新导师帮他提交了保研申请,虽然竞争者极多,但盛年有信心打败所有人。
末了,盛年隐晦地告诉哥哥,他现在有了喜欢的人,不过还在追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