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县也并非糟糕,至少比浮阴县好的是他的气候没有那么的恶劣,能种植的植被还是要多些,只是这里长年被常氏宗亲所管理,当地人努力也不得好,处处还被官员剥削,只有努力活着的勇气,哪还能想自己的未来。
但这一批上京人来了之后,宛如给这里注入了一管新的血液,看着别人积极的生活着,也影响着当地原有的居民。人本都是自私的,特别是匠人,手艺并没有外传的道理,可为了生活,那些上京的匠人们也多少向当地人传授了些技术,藤编和陶土业倒是逐渐好了起来。
常岚此时就看着桌上的两个物件,一是陶罐,二是一个藤编的篮子,外观倒都是朴实得紧,看不出有什么巧夺天工的技术在里面。
“所以,这些日子这两种物件竟是卖得最好?”常岚也有些吃惊。
南经点点头,答道:“回公主,是的。”
“张县丞,给本宫说说为何?”
张南经挥挥手,只见门外士兵分别搬来两样东西,一个是要两人才能合抱住的大陶坛,另一个装满了石头的篮子,看起来都是结实得很。
张南经解释道:“公主请看,这陶罐中装的是今年的酸菜。”
常岚确实闻到了一种奇怪的味道,她道:“这是什么菜?”
“酸菜。”张南经道:“天平城没这东西,或者说整个大辛也没做这东西。”
“确实没有。”常岚道,她在天平城时,极关注民情,最下层之人食用何物为生也十分清楚,倒真没听过酸菜。
“这是我老家过冬吃的,我们老家比这可还要冷,冬日没什么蔬菜、瓜果,就靠着这东西度日,主要原料是白菜,咱们安县白菜还是种了些,所以我也教着大家腌制酸菜。”指着陶罐,南经又道:“这个罐子最近也就卖了起来,不仅县里家家户户都有,还往上京边界卖了些,只是路不好,中途有损坏。”
常岚倒是马上明白了,对张南经也刮目相看,倒不说这人多大本事,但是他心在事上,便是极佳。
“篮子呢?”常岚又道。
张南经指着那一筐石头道:“这一筐石头有一石重。”
说着张南经一脚把筐子踢到在地,石头并没有从筐中滚出,也未见筐子有什么大的变化。
“这是一个编筐匠人做的,现在正是旱季,好些村子要提前做好明年的引水或防洪,所以这筐子卖得极不错。”张南经说道:“我相信这手艺就算卖到天平也叫得起价。”
常岚点点头,便让随侍拿了一个样收好。
“张县丞做事,可让殿下放心了。”常岚赞扬道。
“殿下许我还我国民之身,我们当然应为主君分忧。”
“安县的成果确实让我本宫感到欣喜,想来殿下身体好些了,更会对张县丞进行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