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
简泽安立刻拒绝。
【必须保密,找真的被张汉明害过、肯定不会去找他告·密的。规模扩得太大会走漏消息,没等我们签名收集完就被张汉明知道了,到时候他肯定是撕了联名信,然后收拾签名的同学。只有捅上去他遮掩都遮掩不了才行。我们搞这个事情,必须成功,否则跟着签名的同学就惨了。】
几个人又互相交换了一些消息,商量接下来怎么做。没过多一会儿上课了,大家这才收了手机没再发消息。
这一天就这么结束了,到放学,年级组长都没再对“医务室玻璃”事件进行进一步说明。
闹得同学们说什么的都有。
简泽安就听见5班有人议论。
有的说这肯定是搞错了,不然不会撤回通报。
还有的说多半就是林霄了,只不过他找年级组长强行抗议,年级组长才不得不改一下措辞,说得留有余地。要不然,为什么后来发的“说明”没有给出其他嫌疑对象呢?而且也只是说“有其他可能”,可没说“不可能是林霄”啊。
简泽安听着,也没去争辩。
只靠说是没用的。
通报批评和后来含糊其辞的说明都是年级组长发的,哪怕年级组长干过很多不是人事儿的事情,但是除了当事人和亲友,大部分一门心思学习的学生未必知道那些事情。
“年级组长”这个身份就自带威信,让同学们会去相信他。
只有把年级组长干过的糟心事儿捶死、让所有人都知道他说的不是真的,他人品有问题,从根本上破坏他那个通报的权威性,才能解决林霄的问题。
简泽安跟几个朋友花了两天的时间写联名信、联系同学签名,最终收集到了二十几个同学的签名。
数量不算多,但背后却是或大或小近十件年级组长造成的不幸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