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虽不在太医院供职,却有一身出神入化的医术,是兴国公府老公爷的至交。这些年顾家满府男丁女眷,都是由他照料身体,诊病配药,足见信重。据查,红丸案发生之前张霖曾与陆元道秘会,前后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地点也极隐蔽,若非深查,不为人知。
永明帝闻讯,即刻捕了陆元道审问。
这人虽医术精绝,却没有左珽那样的钢筋铁骨,进了监牢没多久便尽数招供,说当日是兴国公嘱咐他配制药丸,而后秘密交予张霖。据他所知,左相也是受人所托,张霖背后另有高人,为报知遇之恩,定会死守秘密,绝不牵连旁人。
陆元道当时虽心有忌惮,却不知药丸最终会送到小皇子跟前,因与兴国公交情极深,便应了此事。而那药丸与喂给小皇子的全然相同,便连中毒后的症状亦不差分毫。
至此,幽微的线索便串到了一处。
左珽密谋,兴国公经手,陆元道配药,张霖送出药丸,因分量拿捏得极精准,宫女服后并无不妥,小皇子却没能撑住。
而左珽在朝中暗助东宫,人尽皆知。
除了朝堂的牵扯,后宫里,因苏美人与曲贵妃同出一脉,得宠之初没少受陈皇后打压,这事就连永明帝都知情。及至诞下皇子,苏美人母子受尽疼爱,亦常为彭王说好话,令原就得宠的曲贵妃母子更得偏爱。
如此情势,焉能不令东宫忌惮?
而若这番推测属实,左相如此为东宫谋划,连公府亦为之所用,岂能不令帝王忌惮?
是以陆元道招供后,兴国公与左相虽都拒不认罪,永明帝却仍寻出罪名处死左相,褫夺兴国公府爵位并将阖府流放于偏远苦寒之地——还是看着当初老兴国公爷为国捐躯,履立奇功的面子,留下了性命。
这其中有几分是为丧子之痛,有几分是为猜疑忌惮,除了永明帝没人能知道。
但左顾两家的罪名却已无从转圜。
至于东宫,因左相和兴国公始终没松口,且国之储君和中宫皇后毕竟贵重,永明帝纵有怀疑,却无实据,是以并未撼动。
一切似乎就此尘埃落定。
直到杨凝得知风声,说原本处以死刑在狱中暴毙的陆元道其实并没死,而是被人偷梁换柱,逃出了生天。
消息禀来,江彻闻之心惊。
红丸案震动朝野,牵连无数,能将左相和兴国公府问罪,陆元道的口供是关键。但陆元道若真能在天牢里偷梁换柱,自是有手段通天的人暗中相助,当日的口供便不足为信。
那背后之人,算遍朝野也是有数的。
江彻深思熟虑,决定彻查。
不过此事关乎重大,若无真凭实据,极难翻案。是以江彻并未打草惊蛇,只在暗里搜集线索。如此不动声色,对方即便察觉,也当以为是东宫在查,于江彻查案大有裨益。
先前在侯府外活捉薛氏,便是其中一招。
据薛氏供认,陆元道确实尚在人世,至于案子的实情如何,她并不知情。只知道陆元道与襄平侯谢峤都捏着对方的软肋,当日曾作伪证诬陷顾家,因怕泄露行迹,便由她乔装入城,传递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