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了两个深呼吸,勉强平复下自己的心情,这才睁开眼,看到了屏幕上印着的,“667”。
这个成绩在全国闻名的高考大省里,说高不高,说低不低。顶级名校肯定是不用想了,不过上海的985里却还剩了两所可以报的。
在秦言读高一高二那会儿,几乎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觉得就算他考不上清北,交复也是可以冲一冲的。
他虽然在外谦逊低调,可内心却一直是骄傲而敏感的,尤其是体现在他的学业上。
直到他经历了高三的挫折与打击,度过了那段最艰难最痛苦的日子,他才终于慢慢能够接受自己的“平常”了。
比起牛超这样的天赋型选手,秦言显然不够聪明的,而比起班里的那些后起之秀,他的心态与情绪又显然不够稳定。
高考考查的从来都不只是学生的智力水平,也不是单纯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心态情绪,甚至身体状况等多个方面的综合素养。
在提升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方面,秦言尽到了百分之百的努力,而最后那段时间,他亦在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情绪以及身体情况。
他实在是尽力了。
就算再来一遍,他也不会比之前做得更好了。
他可以坦然地接受这份成绩,也明白自己能够给出的,就是这样一份成绩了。
没什么好后悔、也没什么可遗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