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报里没有说太清楚。”兵部的人们讲道。
赵嘉仁答道:“嗯。知道了。开会!”
“等等。官家。此时我们还不知道谢道清和女眷的真假……”
“把她们送到杭州不就知道了。”
电报把赵官家的最新指示送到了大都,大都那边立刻就行动起来。有了蒸汽车船,行船对风力的需求大减。先是用小型的蒸汽车船沿着河流把那些人送到直沽寨,再用大型蒸汽车船把这些人从直沽寨送到杭州。
自从求了官家之后没两天,文天祥接到消息,他的儿子要接受手术。又准备了一天时间,手术前的责任书就放到了文天祥面前。看着上面种种责任条文,文天祥并没有生气。在大宋,依旧是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一般的寿命也就是四十多岁接近五十岁。年轻人的夭折比例并不低,便是豪门大族也是如此。就文天祥孩子的病症,能活下来才是奇迹。
看了责任书的文夫人已经脸色惨白,她声音颤抖地说道:“官人。我们不如再等等……”
文天祥重重摇头,“再等就是死路一条,若是手术,还能一搏。听天由命吧。”
说完这些也不知道是对夫人说还是对自己说的话,文天祥签完了字,接着一屁股坐到手术室外的长椅上双眼紧闭。虽然知道人生无常,但是自己的孩子遇到生死关头,文天祥还是心乱如麻。文夫人也是大族出身,她也知道文天祥说得有理,于是坐在旁边默默垂泪。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文天祥只知道自己就这么坐着,又起身到了门外抽烟。总之他很想儿子赶紧做完手术,却又担心手术早早做完,儿子却救不回来。身为知府级别的官员,文天祥当然知道做手术就是开膛破肚。便是壮汉被这么整也会死于非命,更不用说是病的快死去的孩子。
就在此时,却见有护士跑到文天祥面前。看到护士的喜色,文天祥心中就有了希望,“文知府,手术做完了。医生让我告诉你,手术很成功。”
“谢天谢地!”文天祥仰天长叹,由衷的感谢道。之后他才想起要去感谢这次手术的大功臣,医院的主治医生。
赶回到手术室外,就见到文夫人正拉着看着就非常疲惫的主治大夫欢喜的哭泣。
文天祥也连忙赶上去表示感谢。大夫一面应答,一面掏出手绢擦汗。江南的四月已经算热,但是这些汗水是因为手术是非常消耗体力的工作。简单的介绍完情况,大夫又趁着文天祥过来签字的时候说道:“文知府,这天下没有觉不出意外的事情。手术之后的恢复期也可能出些什么。你可要尊重医嘱。”
“我明白,我明白。”文天祥连连点头答应,“大夫,多谢了!”
“我只是出力。你要是真的感谢,不妨去谢谢官家。若不是他来确诊,我真不知道还能有这样的病症。其实说,我还得替未来有这种病症的病人谢谢文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