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跟着歌妓妹纸低声哼唱,这乃是大宋军队北伐时候由赵官家谱曲填词的军旅歌曲,军队和官员人人会唱。在公认的十大最受欢迎军旅歌曲中《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排第五或者第六名。排行榜都是民众的看法,就如《歌唱祖国》与《我的祖国》谁是第一,这个争论始终没有最终答案。
不管排名如何,人人都喜欢这些白话歌曲。歌中描述的都是大伙见过的风景,格外有亲切感。大宋欧罗巴行省是大宋实打实的领土,欧罗巴行省的宋人并没有这样的感觉。歌曲中所讲述的那块拥有桃花、杨树、大河、稻花的土地才是他们认同的故乡。
这曲唱完,人人鼓掌。大家心情愉快,也歇过劲,便说起要不要继续前进。正在说,眼瞅着外面阴暗下来,没多久就听到雨声。大家知道今天肯定走不了,冬日的地中海山区就是如此,也不知道哪里来阵风,进入山区后不久就带来雨水。
行军营地不存在什么单间,入夜时分男男女女都和衣躺在分为三层的行军床上。直到警备的钟声急促响起,有些人才迷迷糊糊醒来。男子们翻身而起,在昏暗的油灯照耀下抽出武器,冲出门去。营地里面只有三十多人,若是有大量敌人夜袭,躲在屋里就是死路一条。
天空一片漆黑,雨已经停了。湿冷的寒风吹面,人人打个寒战,完全没了睡意。就听外面有喊杀声,营地守卫则在围墙上几根高大的杆子上升起几串点燃的灯笼,营地内外立刻明亮许多。营地外的喊杀声立刻变得更加激烈,惨叫声接连响起,战况应该极为血腥。
等惨叫声完全终止,外面响起一阵呼唤。经过交流,营地的门打开,打开的大门外伸手不见五指,随着马蹄声,全副武装的骑兵们从黑暗中踏入营地。即便知道这些人是友军,慰问团的众人也觉得背上冒凉气。
骑兵们鱼贯而入,在营地守卫引领下直奔马厩而去。经过慰问团身边的时候,空气中散发出淡淡的血腥气。那些骑兵沉默不语,没与任何人打招呼。有些骑兵扭头看着慰问团的人,头盔阴影下的眼睛中反射着的寒光,令慰问团的人心中发冷。
守卫过来招呼慰问团的众人,“敌人已经被杀光了,现在营地里又有了骑兵,大家好好休息。”回到住处,留在里面的妹纸们低声询问外面发生了什么。男人并没有投入战斗,只能大概讲讲看到了什么。骑兵们的身姿让他们都感受到这里是原来是战场,而不是荒无人烟山区。所以叙述也很简短。
听着外面的动静,不知何时大家又纷纷进入梦乡。第二天一早醒来,吃早饭的时候发现马厩里面只剩下慰问团的骡子。询问骑兵去了哪里,守卫说他们休息了几个小时,天没亮就出发了。不少人还希望能够与骑兵同行,借助他们保护慰问团。大家失望之余,就听队长叹道:“这些骑兵也真辛苦。”团长的感叹发自内心,在这样冷的天气里在山中追击蛮族,连个囫囵觉都睡不上,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出发之时,团长带着大家绕了个圈,先到昨天爆发战斗的地方去。一眼看去,歌妓妹纸们就忍不住别开脸。就见地上横七竖八躺着近百具尸体。男人们走上前去细看,更是倒吸口冷气。地上的尸体男女老幼都有,不管是什么年龄什么性别统统被干掉。
大宋欧罗巴行省的汉人们都属于‘现役’编制,许多人在船上服过役。他们看得出不少蛮人并非在战斗中被杀,而是俘虏后被一刀割喉。下手的人干净利落,根本没有饶他们性命的意思。犯得上这么狠么?不久前刚称赞过骑兵的团长生出如此念头。看向周围,其他人脸上都有不忍的神色。
没人想留在这惨烈的修罗场,众人立刻出发。在寒风中又走了两天山路,终于看到一个大营。大营设在一个背风的山坳,营门口两边是两面大旗。左边是西罗马帝国红底金色双头鹰旗,右边是东罗马的金底黑色双头鹰旗帜。
大门口守卫森严,即便见到慰问团前面有向导与侦查部队引领,一众全副武装的部队还是保持着警惕上来盘问。双方交流之后,慰问团被交给门口的守卫,众人以为会被带入大营,没想到他们只是被安排在大营外面的一处空地上。在寒风中等了好久,终于见到和联军在一起的欧罗巴行省教导队亲自来迎接。
进入大营,就见营地内人不太多,交谈中得知部队都被派出去剿灭蛮夷。想到前几天的所见,慰问团队长忍不住问道:“剿灭蛮夷是都杀了?”
听到这话里面的微妙情绪,教导队的人员脸色登时变得难看,为首的司马荣不快地说道:“不杀了留着作甚?”
被自己人怼了,慰问团知道事情不对,试探着地问道:“咱们的人受了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