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想象这仅仅是身为导演兼编剧的兰斯洛特的首部作品,干脆利落的纪实手法与戏剧嘲讽的演义方式结合在一起,将娱乐效果与艺术反思完美地融合,成熟老道的处理方式、恰到好处的探讨挖掘、风格鲜明的镜头画面……兰斯洛特向我们展示了一名天才的全部。
这是一部十分特别的电影,其中任何一个人物都可以单独拿出来拍成一部不错的电影,但兰斯洛特却跳出了好莱坞那种以小见大的套路,放弃了以个体的人性来感动观众的模式,他给观众展示的是一个垮掉的拉美贫民窟浮世绘,每个人都生活在无常和无序之中,每个人的故事都是整个故事的有机组成,巧妙而有趣地衔接在一起。
但是,我们看到的成品却没有因为整体的展示而让个体的个性消失,天生浪漫的班尼,追求平凡的帅奈德,权利意志强烈的小霸王,天生胆小却意志坚定的阿炮……一个个角色鲜活而生动地出现在眼前,上演着属于他们的故事。
‘上帝之城’,这是一片被上帝眷顾的城市,还是一片被上帝遗弃的城市,亦或者是一片被上帝遗忘的城市。这是兰斯洛特留给我们的思考。”
可以想象得到,圣丹斯电影节的官方场刊几乎用尽了所有赞美之词,为“上帝之城”送上了赞誉,他们认为这部电影是今年圣丹斯开幕以来最出色的作品,比“光耀美国”更加出色,所以他们给出了目前官方唯一的满分评价,清晰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而秉持这一想法的,显然不仅仅是圣丹斯自己。
第084章 好评如潮
在圣丹斯电影节官方评论的右侧,一整个版面都是各大媒体的评论。
“芝加哥太阳报”大名鼎鼎的影评人罗杰·埃伯特(roger ebert)的评论首当其冲,“令人窒息的凌厉剪辑,令人震撼的剧情推进,令人难忘的鲜明角色,令人回味的深远余韵。这一切宣告了一位充满了天赋和激情的导演横空出世:兰斯洛特·施特雷洛。”
作为目前北美最具影响力的影评人,罗杰不仅是第一位获得普利策批评奖的电影影评人,而且他的电视节目也在全球播放,获得艾美奖提名,甚至于还诞生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罗杰·埃伯特最受忽视电影节”。
罗杰的影评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他评价电影都会给出两个评分,一个是电影本身的评分,一个是推荐评分。简单来说,有的作品本身十分出色,但也许因为太过沉重、太过晦涩或者是太过爆米花,而不见得会推荐给观众看。他坚持,“电影达到当初拍摄的目的,就是出色的,但承认不等于电影本身值得推荐。”
可以说,罗杰是当代最具权威的影评人,虽然他无法左右票房走势,也无法左右观众喜好,但他的评论往往会成为观众评判电影的重要风向标之一。
这一次,罗杰和圣丹斯电影节的官方保持了一致的立场,他不仅给出了四分满分的四分评价,而且还给出了四星满分的四星推荐。“兰斯洛特用一个旁观者的视角,真实地记录下了这片上帝之城的故事,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油画,震撼和反思融入热情洋溢的桑巴旋律之中倾泻而下,令人钦佩之余,久久难以忘怀!”
罗杰对“上帝之城”的推崇和喜爱由此可见一斑。
“纽约邮报”的特派影评人梅根·莱曼(gan leann)也送上了至高赞誉,满分四分的评价格外耀眼,“犹如在一个烟花工厂引爆了一枚炸弹:激烈、震撼、惊讶、眼花缭乱,而精彩异常!”
简短却有利的评论,可以清晰地感觉到那扑面而来的亢奋和激动,再加上四分的最高评价,所有一切赞叹都无需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