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俊翻开名字,笑着道:“探花郎的!”
“怎么你看得这么准?”叶老太爷都要对叶俊刮目相看了,“都能去批卷了。”
叶俊笑着道:“父亲,实在是三篇文章等第泾渭分明,连字的好坏都是能划分出优劣。”
“是吗?”叶老太爷也看,三篇看完后他道,“我这种字都不识全的人都能分辨优劣,这是不是有点古怪?”
叶文初道:“是非常古怪。”她将手里的一份二甲第四名给叶俊看,叶俊和姚仕英一起看完,两人的表情都拧巴了。
叶俊问沈翼:“王爷,你昨天说的大胆的猜测,就是这个?”
“是!昨天我回忆了一番,去年从状元到二甲,共计十三人的出路,各有各的安排,有外放如平江府、余杭,有留在翰林院,有太子陪侍,有入吏部做文职……”
他越说,大家的脸色就越古怪。
“所以,这十三人都是韩国公安排好的。”叶文初靠在椅子上,被这件事震到头皮发麻,“加了一场春试,将他早就挑选培训好的有才学的年轻人,过了个明路,然后正大光明排排坐分果果,你拿十颗我拿九。”
将来,大家一起做朝廷栋梁,为韩国公效力。
“阿弥陀佛!”圆智道,“这十年后,谁能撼动的了韩国公政权?”
整个朝堂的人,都是他挑选的。
“狠人。”
由不得他们不佩服。
“刘贤的答题,我觉得还挺不错的,有两个错字,有两句不通顺,但也是上乘之作。”姚子邑给大家讲他看刘贤策论的心得,“在我看来,这样才是正常的。”
一篇现写数百字的文章,不管谁写都难免有写错字、漏字甚至一两句用词不够精准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