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阿么他们听我说了就表示明天要去林家村。”李茂心里还是有些郁闷。
钱英见李茂心情好了些,同他说说话:“明天你带着咱们村的人去林家村?”
“嗯,第一天还是我带着他们去,以后就他们自己去了。”李茂点头。
李茂在林家村的人缘还不错,他带村民们去林家村学搭大棚,比让村民们自己去要容易得多。
“那行,你明天多注意着,不要让大家乱跑,你知道林家村有好几个作坊。如果要去大哥家,更是要注意。”钱英叮嘱道。
“这些我知道,会提前同他们说好这些。”李茂点头,他要是连这点事都做不好,他哪里有脸再去麻烦秀哥。
第二天一大早,来到李家门口等着去林家村的有十几户人家的汉子,李茂看着比他预计的还多一些,脸上总算带了些笑容。
一群人跟着李茂一起往林家村走,人有些多李茂家的驴车拉不了,他干脆也不坐驴车,带着村里人一起走到林家村。
大家到了林家村,先是去林家帮林虎子弄大棚。
林虎子得了林夏至的话,仔仔细细地把搭大棚的过程同这些望山村的村民说了一通,大棚搭好以后怎么管理也顺便说了。
愿意跟着李茂过来的都是成心想学的人,全部竖着耳朵听不敢漏掉一个字,生怕回去了出错。
李茂不搭大棚,他还是要在后面跟着看,学怎么搭大棚,这件事是他在牵头,要是出了问题他还有责任。
李茂一次比一次深刻地意识到带领村民这事不好做,认真思考他适不适合做里正。
林虎子说完理论后,开始带着这群望山村的村民到自家田里搭大棚。
上午,林虎子和林家雇来帮忙种田的人在前面忙活,望山村的村民在后面看着。
下午,林虎子让他们上手试试水。
这群人第一次搭出来的大棚差强人意,还有一个地方弄坏了,林虎子拆了之后重新搭了一遍才行。
林夏至让林小冬跑了一趟林家村打听情况,回去后林小冬把望山村村民的样子形容给林夏至听。
“有人愿意学就行,别的村有人过来吗?”林夏至对望山村人笨手笨脚不发表意见。
“有,听说还不止一个村,那些外村嫁过来的夫郎都让么家人过来学,里正说了,别村人过来了村民们愿意教就教,任何一个村子的人过来都可以学。”
林小冬人小,记性好,把附近哪些哪些村子来了人,像倒豆子一样噼里叭啦同林夏至说了一遍。
“行了行了,你说这么多你家少爷我也记不住。”林夏至止住林小冬的话头。
林小冬偷偷撅了下嘴:“二少夫郎,您现在是少夫郎了。”
林夏至失笑,这孩子胆子是越发大了,都敢同他开玩笑。
将人打发走,林夏至思考着背山村的情况。
秦家佃农养着兔子,他们也得搭棚子,不然冬天兔子吃得不够,长不快侗掌柜又找他哭诉。
是的,自从林夏至嫁到程家之后,关于兔子数量,侗掌柜就从找程闻柳变成了找林夏至,短短半个月不到的时间,找了林夏至三次,次次都说兔子少了,客人们闹着不够吃。
原本之前卖冷吃兔是够了的,后来聚福楼又加上了烤全兔,烤全兔用的兔子不大,有些能吃的客人一个人都能吃一整只,口味又有蜜汁和香辣、孜然等好几种,一推出来竟然比冷吃吃还受欢迎。
这样一来,聚福楼的兔子又不够卖了,侗掌柜才会经常找林夏至,就是希望他早点解决这个矛盾。
问题是现在已经深秋了,草都不长哪里能喂得出来这么多兔子给客人们吃,只有靠大棚看能不能多养些兔子。
所以第二天,林夏至就让林小冬再回一趟林家村,请祥伯去给背山村的秦家说一声,让他们跟着弄大棚,冬天好种些东西喂兔子。
秦家佃户那边对林家村熟悉得很,先前在旱田里装竹管,后来在林家带动下各家各户在家里也装上竹管,秦家人早就听说了冬天大棚的好处,怎么搭大棚也从村民口中七嘴八舌地了解了个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