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请林家派人过去教他们,这半年来他们同竹子打交道不少,比普通农民更了解竹子,老秦头带着自家的汉子们很快就搭好了十亩地的大棚。
具体大棚怎么管理,他们没有经验,到时候还是得麻烦林家指点。
搭大棚终究是少部分农民在做,没有在江宁县引起大家注意,因为十月底的时候江宁县发生了另外一件大事:县令下令招人修造纸作坊。
听说这个命令是从郡城那边传下来的,整个郦水郡一共有十九个县,其中五个县被郡守选中修造纸作坊,江宁县的百姓对这个命令议论纷纷,都感到惊奇。
造纸的技术听说是掌握在京城某些大家族手中,什么时候朝廷居然有了新的造纸术,要大兴作坊造纸。
林夏至听到了这个消息,心里倒是松了口气,等了大半年,总算等到动静了,他先前还担心自己弄出来的这个新纸上头不重视呢。
第214章 瀑布
这种利国利民的好东西终于开始推广,一年两熟的水稻等明年春耕的时候应该也会有动作。
之前听说当今圣上重视算数,兴实业,现在证实了这些说法,可以看出来他真的是一个贤明的君主。
新纸作坊选在秋收之后建,不耽搁农民耕作。等到明年开春草长莺飞的时节,有了原材料之后就能开始造纸,如果顺利的话,三、四月份就能在市面上流通新纸,不错的安排。
等程闻柳下午回来,林夏至拉上他问:“闻柳,县令大人修的造纸作坊是不是当时我大哥去县衙献上的方子?”
当初林夏至在献上新纸方子之前问过程闻柳,看他有什么意见。程闻柳总是一次次被林夏至的各种举动震惊,他在看了新纸方子之后就明白林夏至为什么要那么样做,沉下心来给林夏至出主意,才有了最终呈给县令的版本。
虽然屋子里没有别的人,新纸之事涉及朝廷,程闻柳还是习惯性地压低声音:“是的,听说上面对这件事很重视,有几个大家族非常反对,圣上把这件事制定给咱们郡守做,郡守选了好几个县同时造新纸,就是担心有人从中作梗。”
“我家献上去的新纸触碰了他们的利益,以后天下寒门子弟都用新纸,那些家族的宣纸自然会少赚钱,他们会高兴就怪了。”林夏至冷哼。
为了钱财,不根本不管普通百姓生活艰难,不顾国家大事,只要是真心为百姓的官员对这类人都不会有好感。
“咱们不过是老实的商人,就当不知道这些就行,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程闻柳见林夏至气呼呼的样子,将他搂在怀中。
“这还是大白天,注意点形象!”林夏至将程闻柳的手推开,万一来个人,他的面子还要不要了。
程闻柳岿然不动,还将林夏至抱得更紧了:“什么形象,我抱一下自己夫郎还要谁同意不成?”
“不是,这可是在书房,严肃点行不行,你怎么像个不懂事的小孩。”林夏至继续推他。
以前就知道程闻柳是个脸皮厚的家伙,现在看来他哪里是脸皮厚,分明是不要脸。
程闻柳贼笑一下,凑到林夏至耳边:“我的好夫郎,你的意思是不在书房就可以吗?”
林夏至感觉程闻柳的呼吸吹过他脖颈,激得他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程闻柳的声音故意压得低沉,将林夏至的脑子搅成一片浆糊。
林夏至迷迷糊糊地,被程闻柳从他们小院子的书房拉到卧室,大门一关。
“程闻柳!”林夏至被程闻柳压在了床上才反应过来,大喝一声。
程闻柳将头埋在林夏至的耳边,低声笑:“夏哥儿喊这么大声是希望大家都知道咱们这时候在哪里吗?”
“!”林夏至听了程闻柳的话,声音瞬间小了下去,眼睛瞪着他不放。
快要吃晚饭了,程闻柳也没有同林夏至胡闹,抱着林夏至缓和了一下不太平静的心跳,然后把林夏至从床上拉起来,细心地帮着林夏至整理衣服头发,才拉着他出门。
刚开始林夏至挺生气的,但是看着程闻柳抱着他不敢动,又气不起来。
心里虽然已经不生气了,但林夏至还是冷着脸,不同程闻柳说话。
“夏哥儿,别生气了,明天我带你出去踏秋?”程闻柳了解林夏至,说着好话哄他。
其实林夏至这个样子已经不生气了,就是装一装,程闻柳的话引起了他的兴趣。
成亲之前就说去一处瀑布,程闻柳说踏秋就是去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