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正纳闷间,却听内侍来报,“陛下,皇后娘娘着人送来参汤。”

“呈上来吧。”司马衍吩咐道,又转向司马岳,“昨日朕应承了皇后,去她宫中用膳,二弟可要同去?”

去年司马衍大婚,娶杜氏为皇后,两人新婚燕尔,司马岳自然不愿打扰,急忙告辞道:“臣弟就不去了,先告辞了。”

司马衍用完参汤,便起身往皇后宫中行去。一面走,一面想,“建康附近并无太多荒地,这些新来的流民,只怕又要投身世家大族,成为隐户了。唉,即使他们不投身世家,耕种无主荒地,也是按北方流民的身份,注册为白籍,而非向官府缴纳赋税的黄籍。长此以往,只怕国家财政堪忧……”

他抬首看了看静静地蹲在殿檐上的角兽,不觉长长地叹了口气。

第五章

几日后,便有有司官吏,将滞留在建康的流民,按照他们的原籍,分配到各侨州、侨郡安置。

自东晋建国以来,北方战乱不断,数十年间,不断有北方流民拖家带口地南下。虽然北方诸州早就被诸胡族占领,但是为了慰藉流民们的思乡之情,东晋设置了兖、青、冀、司、幽、并等侨州,而流民们则按原户籍,造册登记。因为是临时户籍,流民登记在白册上,以区别于本地居民所用的黄册。

但正如官吏们所料,不少流民已经散去,大部分或者主动投靠,或者被各世家吸纳为僮仆,也就是隐户。士族都广置庄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事各种生产,既然有免费的劳役可用,又何乐而不为?对于许多流民而言,托庇于士族,虽然失去人身自由,但无需再向官府缴纳赋税,也无需从事官府委派的兵役、徭役,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但十三岁的褚蒜子,此时并搞不清楚什么白册、黄册,让她欣喜的是,她又可以像往常一样,去卫夫人处学习书法。

这日她从卫夫人处回来,正要去书房练习,一入后院门,却见母亲的侍女春香早已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一叠声地道:“女郎,您可回来了!夫人上次为您裁制的新衣,已经做好送来了,夫人说,您一回来,便去她院子里试试。如果哪里不合身,还要快快修改了,才不误事。”

褚蒜子张了张嘴,道:“可,可我还没完成今日的课业呢!”

春香捂嘴笑道:“先试了衣服,再去写也不迟!女郎,您就随我来吧。”说完,便当先在前领路,心里暗想,“自家女郎怎么像个女学究似的,就算写字写得再好,如那卫夫人一般,不也是个孤老婆子,寄人篱下,还要靠教授学生,挣得几个脂粉钱。女人啊,最重要的,还是要嫁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