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桓宣死后,庾翼任命自己的长子庾方之为义成太守,接管桓宣的部曲,又任命参军司马勋为建威将军、梁州刺史,镇守西城。

很快便到了九月初。就在庾翼想再度组织北伐的时候,忽然建康传来消息,皇帝司马岳病重。庾冰也派出亲信幕僚,从武昌来到襄阳。

庾翼几乎不可置信,“怎么会?陛下他,还不到二十三岁啊!”

幕僚的态度很沉静,“五郎君别忘了,先帝也是在他二十二岁那年驾崩的。”

庾翼沉默了,其实不止先帝司马衍,这两兄弟的父亲,晋明帝司马绍,也在二十七岁时驾崩。当年御医、范汪都为司马衍诊过脉,说是胎里带来的病根,莫非当今陛下也是如此?

幕僚从袖中取出一封信,道:“这是三郎君给您的亲笔信。”

庾翼结果书信,展开一看,皱眉道:“兄长想立会稽王为帝?”

幕僚道:“三郎君说了,国赖长君。”

会稽王司马昱是晋元帝司马睿的小儿子,今年二十四岁,正是盛年。他平日清虚寡欲,一派名士风范,善于清谈,与自己兄弟也十分交好。

庾翼沉默了,“国赖长君”的话不错,尤其用兵之时。但皇位由司马睿传给长子司马绍,再由司马绍传给长子司马衍、司马衍传给胞弟司马岳,帝系仍在司马绍一支。如今司马绍有三个孙子,司马丕、司马奕、司马聃,却立另一支的司马昱为帝,未免给人匪夷所思之感。

幕僚压低了声音,道:“三郎君道,何况,在当今陛下立后之事上,已经得罪了褚皇后及阳翟褚氏。如果皇长子司马聃即位,必然是母后垂帘的局面,只怕对庾氏不利。”

庾翼双眼微微眯起,盯着不断跳动的烛火,默默出神。他的心思很乱,或许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外戚对朝局的影响,因为颍川庾氏能有今日的地位,便是借助于外戚的身份。当年晋明帝司马绍死时,司马衍才是个孩童,司马绍的皇后、自己的姐姐庾文君垂帘听政,自然倚重娘家兄弟。

如果外甥司马岳一旦驾崩,褚皇后垂帘,她必然还是要倚靠她的娘家人,而不是像司马岳一般,信任重用自己兄弟,何况,庾氏已经得罪了褚皇后。

这也就罢了,但褚皇后一介妇道人家,会支持北伐大业吗?会任用他北伐吗?不,他不能让任何人有损自己的北伐大业!

庾翼收回了目光,先前纷乱的眼中,已是一片清明,道:“好,你回去告诉三郎君,请他游说陛下,‘国赖长君’,请传位给会稽王。”

幕僚深深点头,拱手道:“我这就走。”当今陛下与会稽王也一向亲近,如果果真传位给会稽王,会稽王必定感念庾氏兄弟的拥立之功。

而此时的建康宫城内,已是一片愁云惨雾。

那日东堂朝会上,司马岳忽然昏倒,褚蒜子得到消息,急忙赶到式乾殿,正好司马岳悠悠转醒。

“陛下!”褚蒜子不禁松了口气。

“蒜子,我无事,不用担心,可能是最近太累了吧。”司马岳挤出虚弱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