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页

在一番解释之后,林思慎具折向朝廷讲明情况,派六百里加急向回传递。然而,这次的传信过程非常倒霉,一路上不断碰上马病,路塌等状况,几乎所有阻碍行程的问题,都无巧不巧地在一封公文的传递过程中发生了。说是六百里加急,实际上是慢吞吞象普通公文一样送到京城的。

因此,当赵王收到这封所谓的加急文书时,知道了卢东篱在海疆公开露面,他重现人间的消息,已经开始在大赵国各地,悄然传开。而且关于他如何宁被赵负,不肯负赵,誓死不赴吴国,以及正言厉色,以书生之身,逼得吴国主帅汗颜弃战,吴国国舅亲笔写信致歉的故事,流传得那是越来越玄乎,越来越好听。

第一百三十四章 得友如此

月下推门而入,内院中,石桌浑圆质朴,正映得天上半轮明月,残缺不全。

空气中是燃烧上等艾草和柠檬草的清香,驱赶走了蚊虫,却不会呛着人。

那人能吃得下苦,但是他能不亏待自己之时,向来也是不肯亏待自己的。石凳粗糙坚硬,早被他移开一旁,换上簇新的软椅。人则是一身素衣,松松懒懒靠着,见他进来,方闲闲提壶斟酒,望他淡淡一笑:

“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

卢东篱倦坐在风劲节对面的椅子里,接过他递过来的一杯淡酒。他已是微醺,宫里为迎接他而特意召开的御宴,席上数不清的名贵美酒,但是风劲节这一杯,他自然是一定要喝。

淡酒入口清凉。

“流水宴席,歌舞升平而已。散席后,皇帝陛下特意召我私下长谈,我和他自然谁也没说当年旧事,他要我放开过去,安心为国尽忠,他必不相负。我赌咒发誓一定会肝脑涂地,报答家国。自然他的话我一句也不信,我的话他也一样当耳旁风。”

若是过去,卢东篱断然不会用这种语气和任何人如此讨论君父之事。而且就是和风劲节在一起,放松了心神的时候,士大夫的修养也还是会令他本能地保持一点身为官员的斯文形象,而不会现在这样,四仰八叉地瘫在椅子里,官袍下两腿大开,粗俗无比。

这些天,他实在是被折腾苦了。

林思慎忽然领军出现,打乱了他们原本的部署。既然到了那一步,风劲节索性就将事情做大了,把消息以神速传出去,外加上种种被他加油添醋的数载飘流悲惨遭遇,为了赵国利益而力拒吴国的凛然大义,卢东篱听风劲节得意洋洋说了三四个他杜撰流传出去的大概版本,那叫个汗下如雨。奈何风劲节先斩后奏,他就是不满也没法子了。

更加惨痛的是,这个圣人形象,树立了,还要他来维持。无论是留在林思慎军中的十余天,还是钦差日夜兼程赶来宣读圣旨,召他上京的这一路上,他都要随时挥手,微笑,讲话,作揖。治水之时腿上糊上一层臭泥,练兵操练之时赤膊上阵,他不会觉得别扭,可是要他这样光鲜夺目地日日夜夜时时刻刻端起架子在人前显摆,他无论如何也习惯不了。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既然要塑造出一个光辉形象,哪里可能不付出代价。这个道理他明白,所以风劲节将他当作后世的影视明星一般从头到脚指点着包装起来,他也不得不无奈配合。可是每每想到今后要这样过活的日子还长,他也真是欲哭无泪了。现在这种没外人的时候,难得有轻松的机会,他实在是不想要任何“形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