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的始末水落石出,还原出一个与家国政事无关,却让人唏嘘叹惋的故事。
事件的起因,确实是郡君对姐夫廉王的情意。
她是庶女,自幼就总见到母亲在夫家受打挨骂,就连府里的下人,对她也没什么敬意。
母亲对她说,这世上的男人没几个好东西,这句话在她心底埋下,随着年纪渐长,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妖树。
改变,发生在她随姐姐入廉王府后。
蒙不懂事的小姑娘见姐夫与姐姐举案齐眉,那个男人对她也宽和有礼。
从来,没有哪个年长的男性,对她这样温和过。
情意,在她的心底埋下,与母亲种下的那棵魔树抗衡。
第一次,她对母亲的说法产生质疑,默默希望,要是有个男人像姐夫一样待她,让她做什么都愿意。
最好,那个人,就是姐夫。
就这样,一晃多年过去,几岁的丫头已经十八/九,就连廉王同王妃的女儿也到了情窦初开的好年纪。
廉王待王妃依旧恩爱,一心想给妻妹觅个品貌双全的好夫君。
可终归,郡君不是这样想的,在廉王多次为她张罗选夫君后,她再也忍不住,告诉姐夫,她愿意嫁给他,做个侧室也心满意足。
窗纸捅破,廉王大惊失色。一封书信,把姑娘的绵绵情意抽刀断水。
恰逢常襄郡君伤心,她偶然听闻,皇上有意封自己的小外甥女做公主,远嫁外邦。
思来想去,她巴不得喆懿郡主能够远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