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页

“那便谢过先生了,”叶令仪自然不会拒绝,“可否请先生等我两日,我此去或许经年,总要与阿爹阿娘说过,也收拾些家当带上。”

这要求合情合理,郑瑾怀也不急在这两日,便寻了个客栈住下,约定好第三日清晨前往山门。

宣化镇不过丁点地方,邻里街坊间谁家有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都能知道的一清二楚,更何况是这样轰动的大事。

烟横街七巷的叶家小子,身负大仙缘,如今要去仙门修仙了!

得知这一消息,衡水街的李屠夫当即宰了一只养的膘肥体壮的小猪崽,选了块上好的精排拴上绳拎到了叶家;隔壁巷子的林绣娘精挑细选了一块月白蝶纹料子,连夜赶制了一身体面衣裳给叶令仪送了去;坊市首饰铺子的刘掌柜把平日里用来镇店的紫云如意簪装进木匣子里,赶不迭的上了叶家的门。

总之整个宣化都与有荣焉,叶家的门槛几乎要被踏平,村子里的人恨不得放上几个爆竹,来庆祝这一大喜事。

他们这样高兴,不光是因为民风淳朴,也实在是被邺安国的边疆军祸害怕了。这样表面上看着风平浪静的日子每隔几年便要被打破一回,多少户人家要么没爹没娘,要么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半路夭折,那些无辜惨死的人大多都折在邺安边军的刀下。

这山沟沟里的百姓无处可逃,若能有个村子里的人成了修者,心里也仿佛能多一层底气。

如今叶令仪要入仙门,那可是他们整个宣化镇的金凤凰啊!

到了第二日晚,叶民和秦素两口子送走了最后一拨人,总算能坐下来喘口气,看看他们争气的闺女。

是的,闺女。十四年前,涠州的边军杀了二十二人,其中就有叶令仪的祖母。当时秦素紧紧将女儿抱在怀里,喝了酒的涠州军杀兴大起,是叶民的娘亲挡在她身前,被长刀穿胸而过。

本来孩子也保不住了,是一位白衣道人救了她们。那公子还给孩子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令仪。

岂弟君子,莫不令仪。